注册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来源:长江商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土地利用率: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人多地少是中国城镇化的最大制约因素。新近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从人、土地、资金、布局与形态、城建、管理等方面,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大主要任务,“提

原标题:土地利用率: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人多地少是中国城镇化的最大制约因素。新近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从人、土地、资金、布局与形态、城建、管理等方面,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大主要任务,“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居第二位。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要求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高效配置。

盘活土地存量,严控土地增量。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在土地“开源”与“节流”上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做好“盘活存量”文章。一方面,充分利用旧城镇、旧厂区、校区、旧办公区等土地资源,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另一方面,鼓励深度开发地上地下空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特别强调,城镇建设用地特别是优化开发的三大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湾城市群)地区,要以盘活存量为主,不能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

二是做好“工业用地减量”文章。减少工业用地,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的价格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

三是做好“生活用地增量”文章。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为完善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空间保障。

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土地是宝贵的稀缺性资源,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节地责任和考核,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建立城镇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严守耕地、生态两条红线。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既要保证耕地数量,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也要保证耕地质量,防止变味的“耕地占补平衡”。二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建设好“美丽乡村”、“绿色城镇”和“美丽城镇”。

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按照守住底线、试点先行的原则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稳步推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探索实施“三个挂钩”的土地政策:一是城乡之间建设用地增减规模挂钩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的规模与本地区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的规模相挂钩。将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后闲置的居住用地进行整理,恢复成耕地或其他生态用地。二是城乡之间用人地挂钩政策。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的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定居的规模挂钩。避免或减少进城务工定居人员在城乡之间双重占用空间,从制度上保障农村人口进城的居住空间。三是地区之间用人地挂钩政策。即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的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定居的规模挂钩。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更广的范围实现人地统筹,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张卓]

标签:城镇 建设 空间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