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调查报告:积健为雄(图)


来源:湖北日报

人参与 评论

图为:宜昌新区示意图 ■ 编者按 中国梦激荡江汉潮,荆楚梦助推中国梦。 2013年,是落实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梦启航之年,也是“五个湖北”建设元年。 省第十次党代会前后,省委

图为:宜昌新区示意图

■ 编者按

中国梦激荡江汉潮,荆楚梦助推中国梦。

2013年,是落实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梦启航之年,也是“五个湖北”建设元年。

省第十次党代会前后,省委、省政府通过到市州召开现场办公会、三级干部会,将“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布局到各实施主体,落子到发展一线,掀起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新浪潮。

放眼春之荆楚,梦想花开,梦想催人奋进。各市州比学赶超,竞进提质,升腾起“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的强大气场。

本报记者深入市州发展主战场,逐浪江汉潮,解析荆楚梦,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江汉潮·荆楚梦》,以实地调查、沟通释疑、求证于众的方法,报道全省干部群众逐梦的激情、追梦的足迹。

这组系列报道将分市州陆续展开。你我都是“荆楚梦”的建设者、实践者、受益者。期待您通过电话、信函和荆楚网相关网页留言等多种方式参与报道讨论并提出宝贵意见。

“现代化特大城市有多大?”76岁的王开华举着相机边拍照边问。“地盘有300平方公里,人口300万。”旁边的小王回答。“那是多大啊?”“相当于现在宜昌的三倍大!”

8日下午,王开华从宜昌市伍家岗江山多娇小区专程来到市中心夷陵广场,观看现代化特大城市规划展览。

就在今年2月6日,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省政府批准了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该市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拉开大幕。

3月21日,总投资167亿元的51个项目同时开工,特大城市建设热火朝天。“大城梦”因何而起?向何而去?带着一连串人们关心、疑惑的问题,连日来,记者走街串巷,进社区,下工地,到机关,求教、求索、求证宜昌人民的“大城梦”。

青春宜昌勃发当时

“到哪里弄这么多人啊?是不是把县城和乡村的人都归附到城里来啊?”来宜昌创业快20年的唐锡刚疑惑地问。“一下子增加这么多人,城里会不会挤成一锅粥?”土生土长的宜昌青年宋娟娟表示,非常想弄明白这个事儿。

江出西陵,怀抱美丽的全国文明城市宜昌。她依山傍水,整洁繁荣,文化深厚。宜昌人以家园为骄傲,外地人也充满向往。这座中等规模的城市,是如此舒适宜人,有必要去建特大城市吗?

宜昌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刘晓华说,宜昌特大城市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必然选择。

他说,放眼1000多公里的长江中上游,只有重庆和武汉两座特大城市,一般来说,一个特大城市辐射半径为两三百公里。宜昌承上启下,呼应汉渝。宜昌通,则长江通。

站在湖北看宜昌,武汉、宜昌、襄阳呈金三角结构,宜昌在鄂西地区的地位突出,鄂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寄望宜昌成为特大城市带动。2011年,省委省政府举行“一主两副”宜昌现场办公会,将宜昌作为全省“三个三分之一”重点布局,同时实施“省官治市体制”;去年,省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成为现代化特大城市。”

从宜昌历史看,1949年,宜昌城区7万人;1971年,葛洲坝工程开工,城区人口增加到17万;1988年葛洲坝竣工时,人口到了35万;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拉动,城区人口扩增到如今的128万。

这即是说,放眼“大时空”,今天的宜昌,城镇化率已达53.6%,有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有城镇化推进,内生动力旺盛,外部驱动强劲,不想长大都不行!

宜昌市统计局有一组数据印证刘晓华所说的内生力量:宜昌生产总值从1亿元到10亿元,用了30年;从10亿元到100亿元,用了12年;从100亿元到1000亿元,用了15年;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只用了3年。去年,宜昌生产总值达到了2508亿元,在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63位。在中部同等城市中,居第2位,在沿江同等城市中,居第4位。

从发展规律看,城市化率50%至70%为高速发展期。在这一时期不发展、慢发展,城市功能就跟不上人们不断扩展的生产生活需求,就会处处捉襟见肘。宜昌市住建委杨涛打了一个比方:眼下的宜昌就如同青春期长身体的孩子,只要汲取足够的营养,就会拔节般长高长壮。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魏玮]

标签:宜昌 建设 产业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