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武汉万封信函难觅一封家书 现代通讯挤兑传统书信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图文:找一封家书,好难找家书的念头,始于今年中秋节前夕。“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亲人间都以书信传递思念之情。今天,通讯技术已给人类的沟通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还有人采用家书这种传统却温馨的

“对于不熟悉现代生活节奏的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他们对于散发着手写的书信,当然会有一种怀念。但年轻人都已卷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在不经意中,抛弃了以家书进行沟通的慢生活方式。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分析这一问题,不能盲目肯定一种沟通方式,或盲目否定一种沟通方式。”湖北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张继涛分析。

他认为,虽然以前的《傅雷家书》等名人家书,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过去通讯不发达,人们写家书是因为当时整个生活节奏很慢。如今社会越来越现代化、信息化,如果仍以写信来沟通,显然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快捷要求。

当然,电子家书也有它的弊端。传统家书是带有个性色彩的表达方式,赋有更多的精神寄托,而现代手机短信、电子贺卡所传递的节日问候越来越同质化,可以复制、粘贴,因而显得雷同、无趣。传统家书好比手工制品,电子家书好比是从工业流水线出来的产品。而任何产品,手工制作的当然要比从流水线上出来的珍贵,因为手工产品贯穿了行为者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当然,也要因人而异,如果一个人另辟蹊径,花时间去原创一封电子家书、电子短信,说不定也会取得特殊效果。

陈晓明则认为,家书形式发生变迁,好与不好,各有各的理由。但传统家书是包罗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的一个综合载体。写信要讲究字迹工整、笔墨纸张、称呼礼仪等,就算买信封、买邮票都要费一番心思。家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文化,展示出个性的锋芒,也真实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一些家书不仅是一幅书法作品还是优美的散文,像胡适、鲁迅、徐志摩、林徽因等名人家书,已有了文物价值。我们还可以通过诸如“知青家书”、“两岸家书”“海外飞鸿”、“爱情两地书”等等,读出历史的演变。

而现代电子家书,只有沟通信息的价值,没有文化的价值,完全不能带给人“家书抵万金”的感觉。因此,传统家书的价值,是电子家书无法相比的。

短信、电邮是当代的家书?

现代化与怀旧永远并存

尽管传统家书越来越难找,但出乎意料的是,当记者以“家书会不会消亡”询问不同采访对象时,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应该不会”。在阐述理由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作为邮政投递工作人员,姚勇说,尽管传统家书很难找了,但这不等于绝迹。另外,明信片也是书信的一种。每年七八月份,很多外出旅游的人,喜欢给亲朋好友寄明信片留念;元旦和春节,人们会通过明信片写上新年祝福。

一家银行负责人杨先生介绍,他的孩子在国外上中学,他就要求孩子给他写信。他宁愿十天半月等孩子一封信,而不愿每天收到孩子的一条手机短信。因为,据他所知,不少在国外上学的孩子给家长的短信或电话,往往就是说“没钱用了”,催家长刷卡,却很少讲述自己在国外的见闻、感受。

“为什么要写家书?在外读书、在外谋生的人就像游子,像风筝,家书是一根长长的线,把游子的心与家人连在一起。”这位家长说,游子拿起笔,面对纸张,在灯下梳理自己的思绪,苦涩和忧伤,尽在家书中流淌。这些信还可以长压箱底,一旦拿出来读读,会拨动心弦。

而在恋人之间,有的女孩子把口红印到信笺上,再把信寄给心上人。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呢?有的恋人很企盼一封信的到来,但书信真来之后,想看、又怕看。那样一种心灵的悸动,给人以多么美的回忆。

陈晓明虽然很担心,“再过一代人,恐怕我们的后人将不知家书为何物。”但他又说,一些有家书情结的人,不管岁月变幻,依然喜欢写信。

张继涛认为,传统家书不会消亡,因为社会越是现代化,越会有一些人怀旧、复古,想返璞归真,这是一些人的追求,“现代化与怀旧是永远并存的。”

链接

名人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所涉内容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仅一部家书,就可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两地书》

鲁迅与夫人许广平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间的通信集,共收信一百三十五封(其中鲁迅信六十七封半),1933年由上海青光书局初版。

第一部分,是一个女学生向老师的请教,通信都是对当前时局的描述、讨论、请教,虽然从许广平的去信中也透着爱,但那是对师长和导师的爱。第二部分,从通信语气上,没有了师长和学生之间的拘谨,更多的是男女情爱的关怀。第三部分,看上去就是夫妻之间生活上的关心了。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两地书》是鲁迅与许广平的感情写照。

《傅雷家书》

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孩子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傅雷夫妇也成为中国的典范父母。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余婷]

标签:家书 信函 现代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