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道德禁区的虚拟性产品 何时能摆脱“污”名

2016.08.09 第102期 作者:刘毓琳

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频道原创新闻评论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两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读新闻,我们关注新闻背后的余音。

今天是七夕,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这是一个属于情侣的节日。何谓情侣,彼此倾心的男女。然而,近几年,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恋关系已开始被打破,一些人开始寻求另一种形式的伴侣——充气娃娃。

“她就是那个女性的我,而并不是另外一个女人。” 在早前媒体的报道中,36岁的张帆这样形容他的充气娃娃。为她熨衣服,一起逛公园,一起旅游、购物,张帆并没有把她当成一个“物品”,也不在意别人的想法。

“个人取向”,不少网友用这个词来形容这种行为。对于充气娃娃,态度基本有三种,理解但自己不会买,完全不能接受以及接受并且也买,而前两种占了绝大多数。

“尊重但不鼓励”,这是很多人对于一些敏感性事物或者行为的立场。充气娃娃的敏感在于其触碰到了一个难以启齿的概念——性。在传统价值观里面,两性关系具有亲密性和仪式感。而充气娃娃的出现,让这种关系略显尴尬。

尽管不少使用者表示,他们并不是为了生理需求的满足,更是为了寻找一个理想的情感伴侣或精神寄托;但在大众的潜意识中,这种行为还是难以摆脱“污”名。

而随着VR技术(虚拟现实,指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与情趣用品的结合,虚拟性产品再一次触及了大众的道德禁区。情感与性的完全割裂,让人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关系面临着新的定义。对于传统家庭来说,这种体验即使是存在于夫妻之间,也必将有所顾忌、难以接受。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技术能让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爱无能的人得到满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治愈手段。对于部分人来说,这是一个使之能与其他人享受平等需求的机会。

目前而言,虚拟性产品尚处于内容消费阶段,但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张,这终将会形成一种产业。是昙花一现的市场炮灰还是性技术革命,这种产业的发展面临着社会禁忌的挑战。让绝大多数大众理解和接受,发挥长期的社会积极意义,是一个产业持之以恒发展的关键。

七夕的到来会让“虚拟性产品”再次活跃起来,用网民的话来说,毁三观和掉节操的推广文和用户体验又将“污得睁不开眼了”。不过,迎合并不是吸引用户的唯一手段,“性”这个概念本身也并不自带污点。不管是虚拟产业还是普通大众,先正视自己,才能被正视。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1847506574@qq.com

总监制:刘芮言 兰天   监制:邓兰天  本期策划/撰文:刘毓琳  设计:刘庆庆  技术支持:李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