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回忆 寻找巷子里正在消失的武汉老行当
“磨剪刀嘞……”“炸米泡喽……”曾记得否?悠长的旧巷里,一声声吆喝,或高亢或低沉,或尖利或温和,有时候,是伴着清晨朦胧的睡意,刚揉开惺忪的睡眼,就听见窗外飘过老师傅的声音;有时候,是踏着傍晚的夕阳,积
炸米泡——
淡淡焦味,浅浅的香……
“炸米泡的啊……!”洪山侧路的一处老居民区里,阳光明媚,老刘环顾四周,欠了欠身子,抬起火苗上的炸泡机,高嗓一吆喝,轻皱的眉头下双眼微合,“砰”地一声巨响,炸泡机的一端打开了,无数个雪白松软的米泡从里面喷涌而出,飞向前面一个铝制的铁桶里,“噼噼啪啪”的声音犹如打在瓦片上的沱子雨,在弥漫开来的香气中,老伴利索地用筛子把米泡装起,两分钟的工夫,筛子就满满的了,拿到一边,装成一袋袋的,爆一次能装四袋,每袋三块钱。趁还是热的,老刘的生意会格外好,那“砰”地一声,似乎是为了吆喝生意而来,告诉周围人,新鲜的米泡出炉了。
拉一个板车,走街串巷
老刘名叫刘友来,老伴名叫吴元方,今年都是61岁,汉川人,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上世纪90年代末,夫妻俩行李一背就来到武汉,放弃了乡下那一亩三分地,在城里做起了炸米泡的生意,一晃,15年过去了。
在老刘的板车上,有炉子、筛子、炸泡机、各种各样的米袋子,还有两个折叠式的小凳子。由于长年风吹日晒,板车已经换过几次了,拉车的手柄处,被磨得光滑,未变过的,是那个炸泡机,“申”字型,两头小,肚子大,长年的熏烤让它的外表蒙有一层漆黑的物质,厚厚的。老伴生火,老刘坐在一端,不停地转动机器,待机器烧热后,老伴放米进去,再过6、7分钟,就可以听到“砰”声响起了。炸完几锅后,他们就换地方,老刘熟练地拖起几百斤重的板车,老伴在后面推车,他们矫健的步伐,让记者都跟得十分吃力。
老刘说,那时候,种田收入低,实在供不起4个孩子读书,便跟别人学起了炸米泡,然后来到了武汉。现在,4个孩子中,有3个都在武汉城区成了家,买了房子,有了稳定的工作,
老俩口俨然不是外地人了。
“前些年,我们有把大伞,不管刮风下雨都出来,这些年,我们想出来时就出来。”说起这个,老刘的嘴角不由地上扬,脸上的皱纹被笑容拉紧。他低头往炉里加了几根木柴,细数起过往。
那些年,三个孩子陆续在武汉上了大学,他们的父母拉着板车,在他们所在的城市里走街串巷,公正路、小东门、水果湖等等,烟火的长期熏燎,让老刘脸上每道皱纹里似乎都装着炭木的灰尘。艰辛的汗水总能把希望嫁到可及的枝头,几年前,老两口用多年炸米泡攒下的积蓄,帮儿子付了部分首付,房子在郭茨口,如今,又有了孙子,老两口虽然还租住在公正路,但周末都会去看看孩子们,于他们而言,炸米泡就如同晒太阳,待天气好时,出来遛遛弯子,不求挣钱,但求忙碌。
是手艺,就不怕会失传
在花桥一带,也有一对炸米炮的夫妻,姓潘。与他们偶遇时,是在一个天刚刚暗下来的晚上,惠济二路路口。昏黄的灯光下,炸泡机里蒸起一团白蒙蒙的烟雾,一会儿便消散了。板车的旁边装着几小袋谷物,分别是东北大米、黄米和玉米,炸成米泡、年糕和爆米花。潘师傅说,米泡是卖得最好的,助消化。说着,他热情地用刚炸好的米泡招待记者,几颗入口,带着淡淡的焦味,但又有浅浅的香。
夫妻二人来自荆州,有个8岁的孩子放在老家,五六年前,一位老乡将炸米泡的机器转让给他们,二人从此来到武汉,拖着板车四处奔波。夫妻俩目前在三眼桥租房住,基本在江岸区辗转,每天轮流驻扎惠济一路、台北路、竹叶山等多个地点。
“城管管得厉害,而且怕周围的居民厌烦”,潘师傅无奈地说,很多人都不愿做这个,不单是因为辛苦,更累的是心,只能选择偏旧的城区,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担心周围的居民会投诉、会反感,好在大多数居民都能理解和体谅了。
潘师傅说,来买米泡的大多是3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现在的小孩,都爱吃电影院里买的,上面有奶油,“我觉得那太腻,没有我们的原汁原味。”
炸米泡的越来越少了,宽阔的大街上车水马龙,虽充斥着喧嚣与尾气,却也容不下炸泡机那点灰尘和巨响。
手艺失传了怎么办?潘师傅说,他们没想过。老刘夫妻一听这问题,笑了,他们饶有兴致地讲起,几天前,在电视上看到美国要开始研究中国的炸泡机,他们笑得不行。老刘的老伴说,是手艺,就不会失传,总会有新的东西出现,取代它,但其实,还是它。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