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机构(包括物流、金融、结算、管理、创新等)、研发机构等项目,占地不多,产出高、辐射广,是考量一座城市经济活力、产业层次和功能地位的重要标志。

武汉市紧抓“中部崛起”及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机遇,积极营造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登记外商投资企业规模扩大,跨国公司总部越来越多,实际利用外资逐年增长。但在大企业、大公司、大财团和区域性总部落户方面,武汉与一线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武汉实际利用外资水平和总部经济发展能力仅处在第二梯队。[详细]

现状一

图片名称

进出口总额落后于东西部

2012年,武汉进出口总额是北京、上海的1/20,广州的1/5,重庆、成都的1/2,呈标兵远远在前,追兵已经在后形势。[详细]

现状二

图片名称

大企业落户较一线城市有差距

2012年底,武汉有境外500强地区性总部2家、境外银行分行6家,与北京、上海、重庆差距大。增速上也有不小差距。[详细]

现状三

图片名称

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处第二梯队

2012年,武汉市实际利用外资与广州持平,高于郑州、合肥,与上海、重庆、北京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武汉处第二梯队。[详细]

在2012年大中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中,分析了35个城市在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等指标,武汉名列第九位,在中部地区居首位。但是在大企业、大公司、大财团和区域性总部落户方面,武汉与一线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城市引进外商投资主要在于竞争性环境的比较,与相关城市相比,武汉市的对外贸易环境有待优化提升。

图片名称

问题(1)稳外贸政策执行难

海关、商检、外汇核销、出口退税等环节的手续和程序有待进一步简化,稳外贸政策存在执行难问题。[详细]

图片名称

问题(2)竞争性环境复杂

外贸人员出入境便利化有待进一步提升,查验速度有待提高,促使外贸企业积极发展经济。[详细]

图片名称

问题(3)缺乏改革政策红利

武汉外向度较低的主因是总是比沿海慢一步享受对外开放的政策,需要积极向中央争取改革政策红利。[详细]

图片名称

问题(4)市场环境不够公正

国家将很多产业的支持政策给予大型国企和央企,很多行业被垄断经营,地方保护主义、潜规则存在。[详细]

图片名称

问题(5)外资准入设置限制

外资行业准入有较多限制,禁止投资产业11类。外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外资公司的设立实行审批制。[详细]

图片名称

问题(6)结算自由度有限

国际贸易外汇结算自由度有限,外贸企业不能自由选择国际贸易结算币种,造成企业汇兑损失。[详细]

图片名称

阮成发:建华中总部之城 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总部经济体现一个城市服务和管理能级。随着城市经济加速发展、综合承载能力大幅度提升,武汉发展总部经济条件更加成熟。围绕把武汉打造成辐射全国的华中“总部之城”目标,统筹规划,打造几个区位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明显的总部经济聚集区。[详细]

图片名称

武汉“1+8”城市圈分工共荣 发展“总部经济”

2003年起,武汉便开始发展“总部经济”,与周边城市形成“武汉研发、周边生产”分工格局。通过资源整合与错位发展,武汉城市圈形成六大特色产业带。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龙头和主要辐射极。[详细]

图片名称

武昌发展总部经济 建设中南路-中北路金融街

2003年,武昌区在华中地区率先发展总部经济,以洪山广场为核心,串起中南路-中北路,在此沿线及周边打造“500强公司总部区”重点发展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该区希望,通过“退二进三”,将中南路-中北路打通,串成与汉口建设大道比肩的金融街。[详细]

图片名称

“总部经济”引领武汉物流跨越发展

武汉确立为现代物流“中部地区多式联运中心、全国性中转分拨中心、区域性物流信息中心,围绕把武汉打造成领先中部、辐射全国的华中“总部之城”目标,大力引进物流总部经济,打造总部经济聚集区,引领物流业跨越发展,把武汉建成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详细]

凤凰网湖北频道 出品 编辑:刘文婷 王冰 张卓 设计:邓凡 刘慧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