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江汉区4200万打造宜居宜业百姓家园


来源:长江日报

人参与 评论

老社区焕新颜 粉刷过后的楼道亮堂堂 刷黑的社区道路 绿树掩映的老社区休闲广场成为居民好去处 9月下旬,进入江汉区老旧社区提档升级改造的“收官”阶段。 江汉区万松街青松社区爱好书法的居民刘运奇,

老社区焕新颜

粉刷过后的楼道亮堂堂

刷黑的社区道路

绿树掩映的老社区休闲广场成为居民好去处

9月下旬,进入江汉区老旧社区提档升级改造的“收官”阶段。

江汉区万松街青松社区爱好书法的居民刘运奇,惊叹家门口的变化,书写下“蝶变”两个大字,感谢为百姓家园的提档升级不断努力的各职能部门。

“蝶变”,是百姓对江汉区投资4200余万元,让25个老旧社区提档升级的生动描述。“蝶变”,更是20余万受益居民对这份“民生答卷”的评价。

创建目标: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居住环境问题

今年,是全市老旧住宅区物业服务“升级”工程第二年。

江汉区12个街道共107个社区,老旧社区多达94个。去年,江汉区率先而为,对30个社区进行了综合整治改造。今年元月,江汉区委、区政府再次将示范社区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将居民群众需求最迫切的25个社区,定为今年的工作目标。

江汉区委、区政府提出明确的创建目标:社区老旧住宅物业服务工作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各职能部门要通力协作,通过社区建设,完善硬件设施,优化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居住环境问题。

去年的创建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让今年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展开。

“打造重点区域,以点带面,辐射周边”,是江汉区老旧社区创建的工作原则。区政府成立了以区分管区长为组长,区房管局、城管局、水务局、环保局、园林局等部门及各街道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区房管、城管、园林、水务、房地产公司等职能部门抽调专人组成工作专班,下社区、访民意,调研摸排。

为了让创建项目充分吸收民意,每笔创建资金都用到百姓最迫切的需求上。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区房管局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历时两个月,先后三次深入实地,与街道社区面对面地逐一核实整治范围、整治项目及工程量,制定了合理的实施方案。

创建过程:

对照40条创建“区标”严把质量关

今年4月,区房管局组织召开了区建设局、区财政局、区城管局、区水务局、区园林局、区房地公司等职能部门参加的协调会,制定了合理的施工计划。25个老旧社区整治工程全面启动。

参照全市“大城管”标准,听取民意,江汉区确定示范社区建设的40项“区标”:主要道路每50米设一个垃圾容器,无暴露垃圾,垃圾及时清运率达100%;重点拆除沿街存量违法建设,新增违建为零;临街门店无占道、出店经营,临街围墙干净整洁;花坛无破损;路面整洁、无破损,无污水、无窨井盖缺损;张贴栏、宣传栏、晒衣架,健身、休闲等基础设施齐全;墙面整洁干净,无油渍、无“三乱”;楼道整洁,无堆放物、无“三乱”;楼顶干净、整洁、无违建,水箱每年清洗,无漏水、溢水现象等。

对照“区标”,区房管局严把施工质量关,成立工作专班在定期巡查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施工社区的巡查和监督,强化了街道社区对施工队伍、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建立了街道社区的现场鉴证制度,加强了同街道社区、各职能部门和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处理示范社区建设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施工质量。同时,区房管局还组织各职能部门开展“回头看”工作,对去年的施工项目进行复查,深入社区听取街道社区的意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把好事办好。

创建特色:

在全市率先探索长效管理的“江汉模式”

根据创建计划,3年内,全区107个社区将全面完成示范社区建设,届时,社区面貌将大大改观。

如何让和谐、幸福、宜居成为社区“常态”,老旧社区的长效管理迫在眉睫。江汉区在全市率先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创建有特色的“江汉模式”。

在区房管局的指导下,新华街江北社区启动了长效管理的试点工作,召开了居民代表、辖区单位、各相关部门参加的江北社区老旧住宅区物业服务工作听证会,通过了《江北社区老旧住宅区物业服务工作方案》,明确了服务机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有力地推进了示范社区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

街道、社区利用社区的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各种载体,在居民中展开宣传。让广大居民群众充分了解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发动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入示范社区建设工作。

与此同时,区房管局组成工作专班对25个创建社区划分了目标区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实现“大城管”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奖惩分明。

各责任区的责任人对照考评标准,加强巡查,督促各街道、社区严格落实到位,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处理,并留存归档。每周,工作专班都深入社区进行巡查督导,深入一线及时协调处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近半年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今年10月,江汉区25个老旧社区创建收官在即,即将以崭新面貌迎接年底的全面验收。

齐心协力共建幸福家园

——各职能部门创建纪实

区房管局:4250盏楼道灯点亮老旧社区

“家门口的这盏楼道灯,照进了我的心里。”今年夏天,家住常四社区的71岁居民王银芝,最开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区房管局施工队,给自己门口装上了声控楼栋灯。

以前,楼栋灯坏了好多年,到了晚上,腿脚不利落的她,不敢抹黑下楼,只能呆在家里面看电视。今年4月份,门口的楼道灯点亮,王婆婆一到晚上就高高兴兴地下楼到社区活动。

和王银芝老人一样,残疾人向丽华,也因为家门口的楼道灯,让自己的生活圈变大了。由于腿脚不方便,向丽华晚上基本不出门。如今,有这盏楼道灯的照亮,向丽华晚上总爱到社区里转一转。

据了解,今年常四社区提档升级计划中,有7栋楼参与了改造,区房管局为社区安装了333盏楼道灯,惠及980余户居民。

截至目前,区房管局已经为24个老旧社区安装了4250盏楼道灯。

区城管局:铺平5.4万余平方米社区道路

“我家小区里道路都是‘高速公路’。”说起家门口的变化,红光小区居民陈常国首先夸的是江汉区城管局给社区刷黑铺平的社区道路。

红光小区地处江汉区北部城乡结合部,整个小区道路破损严重,车行道到处是坑凼,水泥人行道大面积龟裂,既不好看又影响出行。区城管局对该社区的道路进行重新整理,划分出新的路型,将人行道和车行道分割开来,人行道全部铺设彩色步砖,车行道用沥青刷黑。

由于整个工程涉及到的施工地段,道路狭窄,车辆众多,人员流动量大,施工队为了避免噪音扰民,将施工时间基本上安排在白天完成,为了减少对工地周边居民出行的影响,施工方案一改再改,大量减少了水泥砼的施工面积,全部改为沥青砼的铺设和步砖的铺设。

刷黑的车行道,虽然受道路限制并非拓宽,但是在居民眼中,改造后的道路就像一条条“高速公路”,通向自己幸福的生活。

据悉,区城管局共投入6个维修队伍200余人,目前已完成维修改造面积5.4万余平方米。

区水务局:疏通6730米社区“毛细血管”

今年,在老旧社区改造中,区水务局在水仙里社区出现了两次“超标”。

一次“超标”是本来计划敷设排水管网830米,实际敷设排水管道1303米。第二次“超标”是7月初完成计划并退场,结果延时到8月份。

施工计划一再更改增加,是因为施工队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雨水管网不够完善,必须增加施工量,才能真正疏通社区地下“毛细血管”。本着对居民负责任的态度,施工队一再自我增加工作量。

王家墩社区原计划敷设排水管网125米,5月12日排水队进场,5月25日完成计划并退场。随后,社区居民反映居委会门前有一条200米的路段雨水管道排水不畅,下雨容易渍水。

为此排水队再次安排技术员到现场进行调查之后,迅速组织施工队伍再次进场,由于管道开沟槽的地段,管线众多,包括自来水、燃气、电信、电缆、施工难度非常大,预计施工一个星期完工,实际二十多天完工。共敷设排水管网447米。

据统计,区水务局社区排水改造共计完成管道6720米;检查井1247座;化粪池22座;恢复路面:5676平方米。

区园林局:11082平方米常青灌木“泼绿”社区

今年中秋节,家住汽运社区的居民刘东升,远在北京的儿子回家过节。1年多没回家,细心的小刘发现了家门口的变化:“我们社区变绿了。”

汽运社区以新建高层小区为主,只有100多户居民居住在多层的老房子里。老小区绿化少,每次回家探亲,小刘都说小区“没环境”。

此次绿化改造,区园林局专门为少绿的100多户居民制定了“泼绿”方案,见缝插针设计了870平方米的绿化面积,重点提升楼前屋后的绿化带区域。补种的11棵乔木已经成活,870平方米的常青灌木从楼上望去,像给社区铺上了大面积绿“地毯”。

据统计,今年区园林局在老旧社区共新栽乔木709株,灌木11082平方米,大树修建210株,新增木质和塑料栽植器45个,防腐木座椅、石桌凳67套,修补花坛60平方米,铺设步行砖786平方米,铺设草坪砖1058平方米等等。

区房产公司:953个托油盒告别“油鼻涕”污染

“接住了‘油鼻涕’,家门口靓丽多了。”昨日,家住工人新村社区191号单元101室的居民肖红纲,正在向来家做客的亲戚们高兴地介绍区房产公司给自己抽油烟机下安装的托油盒。

由于家里安装的是老式抽油烟机,油烟机下的总是淌着两条“油鼻涕”。常年累月,肖红纲的厨房外墙和灶台外的墙角,积满了油污。好多次,肖红纲和社区一起清理这些油污,拿着小铲子一点点抠,不仅效果不好,还破坏了墙面和地面。

今年,工人新村社区进行社区改造,区房地公司给社区6个单元的30户用老式抽烟烟机的家庭,全部在厨房外墙安装上了接油盒。油烟机排出的油污通过两个小管道将油污直接排到盒子里。居民只要定期清理油盒,就杜绝“油鼻涕”污染墙面。

据了解,今年启动老旧社区改造以来,区房产公司已经给社区居民安装了953个托油盒。

一张满意的

“民生答卷”

——江汉区老旧社区展新颜的故事

今年,江汉区25个老旧社区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提档升级计划。基础设施薄弱的老旧社区,曾经给不少居民带来诸多烦心事。如今,整治改造过后的老旧社区,交给了居民一张满意的“民生答卷”。

近日,笔者走进3个典型的社区,用居民身边的变化,展现老旧社区的大变化,新面貌。

从堵门到慰问

青松社区顺民意改造赢得居民支持

8月12日上午,江汉区万松园街青松社区14栋旁边,社区群干和工人师傅们挥汗如雨,安装好了一扇崭新的铁门,家住14栋住户卜大妈,专门给大家送来绿豆汤消暑。

“这碗绿豆汤太不容易了。” 社区书记郑红说,以前,社区有16个出口,社会车辆穿行其中,污染环境、妨碍交通。居民都知道封门是好事,可是封到自家门旁时,就不乐意了。

为啥不乐意?晨练的,出门要多走两步;做生意的,铁门晚上关了不能营业……今年3月,封闭44栋旁边的大门时,一位70多岁的爹爹抱个板凳,堵在门口,说啥也不让施工。社区工干部和门栋长上门做了3天工作,反复解释小区封闭管理的意义,还请来爹爹的票友做工作,爹爹才松了口。

青松社区是武汉市最早改造的棚户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今年区委、区政府共投入800万,用于改变社区面貌。为了社区居民的安全,社区决定从管好16个出口做起。从堵在门口不让工人施工,到主动配合慰问施工工人。居民的态度转变,反映了这项民心工程办到了居民的心坎上。

垃圾花坛变“废”为“宝”

华苑社区新增500平米居民“乐土”

今年7月以前,家住江汉区汉兴街华苑社区18栋居民阮丽萍,最头疼的就是自己门口的一个废花坛。

这个80多平方米的大花坛,里面种植的植物多已枯死,成为了周边小餐馆丢弃餐饮垃圾的垃圾堆。花坛里,不仅油污遍地,而且随处可见餐饮垃圾。一到夏天,这些花坛成为了蚊子苍蝇的热土,居民路过时都被难闻的气味逼得绕道走。

今年4月,社区启动老旧社区改造。在改造之初,职能部门听取社区居民意见,大家齐声反映,社区内12个这样的垃圾花坛,一定要管一管。

社区改造顺应民意,施工队清理走花坛里枯败的植物,铺上彩色步砖,预留出补种树木的位置,在空隙的位置铺上彩砖,安装了多个晒衣架。

如今,以前居民都不愿靠近的500多平方米的垃圾花坛,摇身变成了居民晒衣、休闲的好去处。

老社区有了新物业

居民写打油诗“晒”幸福

6月20日,“新华街江北社区老旧物业服务管理听证会”在社区举行。听证会上,16号楼802室的业主代表肖长鸣即兴做了一首打油诗:江北社区变化大,领导动手亲自抓,路平墙白楼道亮,居民受益拍手夸,收点费用无二话,最好收费高档挂。

这个听证会的召开,意味着江北社区这个老旧社区,也能像高档小区一样,拥有贴心的物业管理。肖长鸣这首打油诗,更是晒出了居民幸福喜悦的心情。

在听证会现场,居民代表涌跃发言,提出建议及意见。

社区根据问卷调查及目前社区居民生活状态,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想法,把收费标准定为每户每月5元、8元、10元三个档次,机动车收费标准定为:本社区居民机动车辆每月收取90元、外来车辆每月150元,供代表们参考。在举手表决过程中,代表们全票一次性通过按每户每月10元收费,本社区居民机动车按90元/月、外来车辆150元/月的标准收费。

返回房产频道首页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杜思思]

标签:社区 居民 今年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