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武汉文史馆献策15项重大文化建设 做好城市的智囊


来源:长江网-长江日报

人参与 评论
00
10月22日,市文史馆举办60周年纪念书画展

原标题:60年服务城市做好文化智囊市文史馆:献策15项重大文化建设 10月22日,市文史馆举办60周年纪念书画展 60年前的今天,武汉市政府文史研究馆成立。60年来,市文史馆作为政

原标题:

60年服务城市做好文化智囊

市文史馆:献策15项重大文化建设

60年前的今天,武汉市政府文史研究馆成立。60年来,市文史馆作为政府现代“翰林院”和“文化智囊”,为城市发展存史资政、文化建设、统战联谊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昨日,市文史馆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我市15项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积极献策。

据介绍,1951年7月,“政务院文史研究馆”正式成立(今名为中央文史研究馆)。1952年9月5日政务院第149次政务会议决定,全国各省(自治区)及中央或大行政区的直属市设置文史研究馆。武汉市文史研究馆于1953年10月29日正式成立。建馆以来,已先后聘任了212位馆员,现有馆员52人,大都是德、才、望兼备的文史专家和书画艺术家。

市文史馆馆长吴胜家介绍,近年来,市文史馆积极参与我市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对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建设、辛亥首义文化建设、张之洞和武汉工业遗址公园建设、打造龟山景区城市阳台等15项目文化项目调研建言。

市文史馆为15项武汉文化建设调研建言

参与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文化支持活动

2002年,时任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张重安,馆员、著名文史专家冯天瑜、严昌洪、徐明庭、袁继成等积极倡导和参与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的调研咨询和建设。现在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已经是人们纪念、瞻仰名人先贤的一方宝地。

推动和参与辛亥首义文化建设的调研建言活动

2004 年,馆员、著名辛亥革命史专家严昌洪教授参与承担“武昌首义文化园内涵规划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同年8月,市文史研究馆以《馆员建言》将严昌洪馆员《关于首义文化园文化内涵规划项目的建议》上报市领导,引起高度重视。2010年9月2日,馆长吴胜家在市政协“关于做为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筹备工作”常委专题协商会议上,作了《关于整合辛亥首义文化核心区资源做好文物征集陈列工作的建议》,受到与会领导、部门和媒体关注。

保护建设商代盘龙城遗址公园的调研建言活动

盘龙城被国家列为20世纪我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南方文化之源,武汉城市之根”。市文史研究馆多次组织馆员和专家调研建言。2005年12月8日,组织部分馆员和专家现场调研并形成座谈会记要上报市领导,受到高度关注。调研建言成果在报纸发表,引各方关注。

对武汉文物市场调研建言活动

武汉文物市场规模在全国排名前列,但与某些城市相比,还有些差距,需要进一步规范、活跃和提升。2005年12月,武汉市文史研究馆组织部分馆员和市文化局有关负责同志,对我市几大重点文物市场进行调研。调研成果于2006年3月在报纸发表,并在市政协全会上提交提案,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为“惟楚有材”打造成武汉城市名片鼓与呼

2006 年以来,市文史研究馆组织和推动馆员以及武汉地区知名专家学者加强了对“惟楚有材”专题调研工作,并于4月11日,与武昌区政协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共同举办了“惟楚有材”专题座谈会。会上首先提出“惟楚有材”始出武昌,并非湖南“专利”;呼吁应重建“惟楚有材”牌楼;充分利用“惟楚有材”这一深厚历史资源。在包括馆员冯天瑜、徐明庭、何祚欢、程生达在内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努力下,“惟楚有材”传说确定为武汉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予公布。

参与大禹神话园文化支持活动

2006年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长江汉阳江滩建成的大禹神话园,主要以雕塑的形式展现了大禹治水神话英雄的一面,现成为武汉文化建设的经典之作。该项目由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时任市发改委委员、历史学博士程涛平参与主持,它的构思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馆员、武汉大学资深教授、著名文史专家冯天瑜著《上古神话纵横谈》,同时,冯天瑜馆员也参与了大禹神话园建设的文化支持活动。

中山舰保护利用的调研建言活动

2007年3月15日,武汉市文史研究馆组织馆员赴湖北造船厂,调研考察中山舰修复及中山舰文化旅游区规划建设情况,馆员们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建张之洞和武汉工业遗址公园的调研建言活动

2007 年11月23日,市文史研究馆组织馆员对位于汉阳新区的武汉工业遗址建设项目进行调研,新区建设指挥部、汉阳区政协、张之洞纪念馆的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和座谈。2011年2月21日,市文史馆将馆员、文史专家唐翼明、冯天瑜写的《用张之洞留下的残铁为武汉市造一个LOGO/城徽精神象征》,以《馆员建言》上报市领导。目前,武汉工业遗址公园和张之洞博物馆已规划建设。

传承创新武汉春节文化的调研建言活动

年节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和载体。近几年来,武汉市文史研究馆积极参与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的“春节文化传承与创新”调研和论坛活动,并对传承创新武汉年节文化提出建言。

推动和参加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专家咨询会

2012 年1月,我市提出关于“推进‘绿色江城’建设,全面完成三环线绿化带建设,启动建设张公堤森林公园和环府河景观改造项目。”1月10日,武汉市文史研究馆积极倡议和推动,并与市园林规划设计院联合举办“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文化建设专家咨询座谈会”。许多建议在后来公布的方案中被采纳。

建“毛泽东畅游长江文化园”的调研建言活动

2012年2月,武汉市文史研究馆积极倡议和推动,并与市水务局汉口江滩管理办公室联合举办“毛泽东畅游长江文化园”设计构想研讨会。就“毛泽东畅游长江文化园”的名称、规划建设项目及设计构想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座谈。

市文史研究馆于4月17日和8月16日,分别参加了市规划设计院举办的“毛泽东畅游长江文化园”概念性规划专家咨询会和市水务局组织的该项目设计论证会。随后,市领导专门听取有关部门关于“毛泽东畅游长江文化园”项目专项汇报。

提出和推动长江文明文化项目的活动

武汉建立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提出后,立即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武汉市文史研究馆积极组织和推动馆员发挥优势,建言献策。市文史馆《馆员建言》刊发了冯天瑜、傅才武题为《关于借力长江文明建立区位文化优势,突破中部“注意力贫困”的建议》,呈报市领导。

9月17日,“长江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与武汉市政府建立长江文明研究院,举办“长江文明国际论坛”等活动。以此搭建民间国际流域文明对话平台。

打造“桥文化之都”和桥梁主题公园的调研建言活动

2012 年7月18日,馆员赵慧、馆长吴胜家《关于打造举世无二“桥文化之都”和桥梁主题公园的建议》以《馆员建言》报市领导。7月30日,市城建委与市文史研究馆组织了专家论证座谈会。市城建委发文将此项目纳入“提升武汉城市品牌的重大工程项目”和“2012-2015年行动计划”。武汉市文史研究馆被列为项目“责任单位”。

打造龟山景区城市阳台调研建言活动

2013年1月,市政协全会上,市文史馆提出题为《关于打造龟山景区城市阳台的建议》提案,受到高度关注。会后,市文史馆将馆员程涛平、徐明庭的《关于打造龟山景区城市阳台的建议》以《馆员建言》报市领导。

4月,市领导听取关于龟山城市阳台综合实施规划方案的汇报,并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具体工作部署。

昙华林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的调研建言活动

为了推进昙华林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建设,市文史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调研了昙华林历史文化风貌区建设项目,听取武昌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就风貌区建设情况的介绍,并进行座谈。

4月1日,市文史研究馆将馆员郑自来、周斌、张笃勤写的《关于高品质加快建设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以《馆员建言》上报市领导。

近年来立项出版的主要研究成果

1、 武汉市文史研究馆编:《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选》,2001年8月,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

2、 武汉市文史研究馆编:《武汉文史文丛》(1—4辑)一书,2001年9月至2004年5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

3、 蓝蔚主编:《武汉之根——盘龙城》一书,2005年10月,武汉出版社出版。

4、 吴胜家主编:《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一书,2010年4月,武汉出版社出版。

5、 吴胜家主编:《美哉武汉——名人诗词歌赋文精选》一书,2010年5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6、 侣治洪、焦红辉、吴胜家主编:《民国时期的武汉》一书,2010年11月,海风出版社出版。

7、 杨坤炳、杨高钰、吴胜家编著:《翰墨丹青铸汉魂——武汉已故书画家》一书,2011年3月,长江出版社出版。

8、 冯天瑜、张笃勤著:《辛亥首义史》一书,2011年4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9、 徐明庭、张振有、王钢校注:《民初罗氏汉口竹枝词校注》一书,2011年12月,武汉出版社出版。

10、 吴胜家、赵晓琳主编:《中国共产党与武汉》一书,2011年12月,武汉出版社出版。

11、 何祚欢主编:《大武汉记忆——商海传奇》(上下集)一书,2012年4月,武汉出版社出版。

12、 谢鲁著:《湖北人与京剧》一书,2012年5月,武汉出版社出版。

13、 程涛平著:《楚国通史丛书》第一辑《荆楚文库——楚国农业及社会研究》一书,2012年9月,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4、 吴胜家主编:《楚天墨妙——纪念武汉市文史研究馆成立六十周年馆员书画作品集》,2013年7月,武汉出版社出版。

15、 吴胜家主编:《关注文化——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调研建言成果图录选》,2013年7月出版。

市文史研究馆

部分馆员简介

徐明庭研究员,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委员,武汉市历史学会理事,武汉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委员、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鲁慕迅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湖北水墨画院院长,深圳谷风画院院长。曾任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陈立言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曾任湖北省美术院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何祚欢国家一级演员,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武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冯天瑜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实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国史学会会长,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武汉市政府第六届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顾问。

严昌洪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徐本一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协鉴定评估委员会委员,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

冷军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周艳]

标签:文化 武汉 文史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