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湖北一企业背靠政府 4年间资产从32亿涨到1000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人参与 评论

创立仅4年,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投集团”)的资产规模从32亿元跃过1000亿元。 这个背靠政府的市场化企业,通过一二级市场联动的方式,利用杠杆效应,带动了800亿元的社会资本,

原标题:从32亿到1000亿:武汉“联投模式”的资产膨胀术

创立仅4年,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投集团”)的资产规模从32亿元跃过1000亿元。

这个背靠政府的市场化企业,通过一二级市场联动的方式,利用杠杆效应,带动了800亿元的社会资本,期间,集团融资额超过400亿元。运用这些资本,目前为止联投,已先后有8个项目落子,并准备在湖北大规模复制。

“联投用一个城市综合运营商的身份,做的是人的城镇化。”联投集团董事长李红云说,“未来的产业运营与失地农民的造血功能,将是决定这一模式成败的关键。”

农民“新生”

刘艳搬家了,住进了跟城里人一样带有阳台的小区房。

“我和弟弟一人一个房间,家里还空出一间房做书房,宽敞了很多。”刘艳欣喜地说,自家的土地和宅基地被征做新城开发后,按照人均超过50平方米的补偿标准,家里分到了这套150平方米的新房。

刘艳所居住的小区叫花城家园,属于武汉花山生态新城开发的农民安置房。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区配套齐全,学校、幼儿园、卫生站、社区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还有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所。

身边的邻居们也变化多多,“村里人都开始在新城里找工作,有的做物业管理员,有的做清洁员,还有人做园林绿化方面的工作,”刘艳的爸爸妈妈也“洗脚上岸”,家庭年收入从以往的4万元左右升至8万元左右,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买了一台车。更高兴的是,社保也开始与城里接轨,“父母退休后,每月可领取1000多元的养老金。”

直接影响刘艳的,还有工作的“回流”。“高中毕业后,我一直在武汉市内打工,现在回到老家一酒店做服务员,在家里吃住,月工资从此前的1200元涨到1800元。

新城“运动”

刘艳所在的花山生态新城,正是联投集团启动的第一个城镇化项目。项目位于武汉市洪山区东郊,是武汉城市圈东向主轴“武鄂黄”城市带的城镇密集区、武汉市东部的都市发展区。联投集团成立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山公司)负责项目的开发运营。2009年7月28日,花山生态新城正式破土动工。

根据规划,新城总用地面积约66.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0万人。截至目前,花山生态新城中已启动的项目包括拆迁农民安置社区、新城基础设施、花山码头、花山生态馆、酒店会议中心、武汉软件城等六大工程建设。

“新城开发最关键的是农民拆迁安置,所以我们最先启动的项目是农民安置社区‘花城家园’,”李红云时任联投集团总经理,他介绍说,“开发建设新城不能与民争利,所以我们当时就决定,高标准规划建设220万方的农民还建社区,用以安置城内13个行政村3.5万失地农民。截至目前,已迁入农民近2万人。”

在李红云看来,城镇化绝不是简单将户口本“农转非”,而必须有序引导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的全面转型,使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均等的社保、医疗、卫生、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

联投集团创新性地按照武汉市城中村的标准,一次性缴纳15亿元,将所有农户纳入社保体系,目前花山镇上年满55岁的女性和60岁的男性已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

对失地农民来说,更重要的问题是未来的生计。此前,花山镇的村集体经济基本空白,新城建设开发后,联投集团和当地政府,为村级经济预留数目可观的发展资金。各村还发挥所长,带动村民入股,办起了物业公司、保洁公司、绿化公司、运输公司等多个村办经济组织,年终参与分红的同时,还为村民提供了3000多就业岗位。此外,村里还开办就业辅导班,组织对口技术支援培养村民的专业技能,为后续提高就业竞争力做准备。

“未来还将根据新城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配套,扶持、推动村办经济组织发展,多渠道提供就业,预计可实现50%以上的本地就业率。”李红云如此表示。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熊丹丹]

标签:政府 企业 资产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