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揭秘1954年荆江分洪往事:粮食近绝收 死者无处葬(图)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人参与 评论
00
图为:7月17日,雨后的北闸。

原标题:分洪:不曾干涸的记忆——1954年荆江分洪揭秘 60年前的今天,荆江分洪区分洪。这是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的一次。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长江荆江段,九曲回肠,极易泛滥。

原标题:分洪:不曾干涸的记忆

——1954年荆江分洪揭秘

60年前的今天,荆江分洪区分洪。这是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的一次。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长江荆江段,九曲回肠,极易泛滥。

1954年7月,长江遭遇特大洪水,面临汹涌来水的荆江一旦决堤,下游将面临灭顶之灾。

千钧一发之际,刚完工不久的荆江分洪工程发挥了关键作用。分洪工程首次运用,沙市水位直降0.96米。

本月15日至17日,记者回访荆江分洪故地。踏看已成为旅游景区的分洪闸口,听老人们回忆当年惊心动魄的场景,不禁感慨万千。

三次泄洪,冲出的水潭至今未干

如果把荆江分洪区比作一个“水袋子”,位于公安县埠河镇的北闸就是它的袋口。1954年,这个袋口被解开了3次。

7月15日、17日,记者先后两次踏访北闸。

北闸,横卧在虎渡河口与长江干堤之间,在荆江分洪区最北端,设有北闸管理所。副所长张洪回忆,1954年7月,因上游暴雨,长江遭遇特大洪水,枝城最大流量71900立方米/秒,远超荆江河道所能容纳的极限。下游江陵郝穴镇江段,顶多只能通过56000立方米/秒的流量,更别说有“九曲回肠”之称的下荆江了。如果不分洪,荆江地区有灭顶之灾,还会殃及武汉,后果不堪设想。

1954年7月22日,沙市水位44.38米,即将突破44.67米保证水位。这天凌晨2时20分,北闸54道闸门全部开启,泄洪流量7700立方米/秒,汹涌的洪流冲得整个闸面都在颤抖。直到5天后,北闸关闭。

7月29日,三峡地区又遇暴雨,沙市水位急剧回涨,北闸第二次开启,至8月1日下午关闭。

8月1日晚,闸门再次打开。但经过前两次开闸进洪,整个“水袋子”快装满了,于是,在藕池河与长江汇合处的无量庵,炸开一段堤防,以吐出分洪区内的超额洪水。同时,为加快进洪,在距离北闸五六公里的腊林洲堤段,扒开250米长的缺口,进洪流量1800立方米/秒。至9月2日,北闸关闭。

三次开闸分洪,分洪区分蓄超额洪水122.6亿立方米,有效降低沙市水位0.96米。

记者看到,第三次进洪时,腊林洲干堤扒口后,洪流在分洪区内冲出的一个深潭,犹如狭长形的湖泊,深不可测。当地百姓告知,此湖名叫关庙潭,自1954年形成以来,从没干过一次,水质特别清亮。

风一吹,浪就打进了安全区

7月16日,记者来到湖北省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

局长田方兴介绍,荆江分洪主体工程于1952年建成后,分洪区内又修筑了21个安全区和一些安全台。1954年分洪前,这些设施发挥了作用。当时,分洪区有居民接近24万人,除6万多人转移到江北的石首市人民大垸,其余的16万多人都就近移至安全区和安全台。

所谓“安全区”,就是在干堤旁边再做一道围堤,形成独立围垸,以隔离洪水。安全区面积最大的2.8平方公里,最小的仅0.2平方公里。目前,分洪区内8个乡镇,除麻豪口镇外,其他乡镇人民政府机关都在安全区。

记者在埠河镇长江干堤边,找到今年73岁的老人董尚智。他向记者讲述了1954年分洪时,安全区内的生活情况。

董尚智回忆,埠河镇当年属荆江县,1955年该县撤销并入公安县。1954年分洪时,他家转移到埠河镇安全区水德寺村。那时下了几十天的雨,安全区形成内涝。分洪后,堤内堤外都是水,堤外洪水距堤面不过1米高。很多人的茅草房进了水,晚上睡觉时只好把门板拆下来,搁在板凳上做床。不少人在堤上搭窝棚。好几千人在堤上生火做饭。

董尚智记得,那时政府从四川调来玉米。因粮食不够,母亲把玉米磨成粉,做成玉米粑粑。又没什么菜,他就乘小木筏过江,到对岸的沙市,捡两篮子菜叶子回来,做成腌菜。

在分洪区腹地的麻豪口镇鹅港村,记者又采访到一位84岁的老人张同举。

张同举生于1930年,分洪时24岁。老人回忆,那年7月老下雨,有人插的秧苗被淹后,就到另一块地里插秧,很快又被淹了。分洪前,他一家人转移到靠近虎渡河大堤的闸口安全区。安全区内,照样内涝严重,有的地方水深齐屋檐,可以划船。由于虎渡河里的水不时漫出来,大家都在堤上抢险。起风时,浪很大,水就打进了安全区,大家无奈把门板拆下来,扎成排来挡浪。

张同举说,安全区人口密度大,当时很注意清洁卫生和清毒。即使到河里挑水,也要撒漂白粉。安全区内的粪便,都用船及时运了出去。整个分洪期间,没有发生瘟疫。

安全台,记忆深处的“孤岛”

与董尚智不同,他的老伴吴昌珍,分洪时与爷爷、父母临时住在一处名叫“陈家台”的安全台上。今年71岁的吴昌珍,当时还只是一个11岁的小女孩。

安全台,也是躲避洪水的地方。它傍堤而筑、地势高出周边三四米,比起安全区,面积要小得多。大的七八十亩,可住几千人;小的几百平方米,只能住几户人家。

“那时候苦啊!”一听记者提起60年前的分洪,吴昌珍立刻感叹。她说,当年洪水逼近堤面,她经常坐在堤边洗脚。

“那时全家口粮按每月105斤发下来,还包括玉米。农村人饭量大,105斤粮完全不够。”吴昌珍说,即使每人每天吃1斤粮,一家人每月也要120斤粮。父母只好把玉米磨成粉,熬糊糊吃。又没有菜,吃的还是上一年冬天腌的萝卜干。

不过,鱼很多。用竹筛放进水里,里面放几粒饭,再端起来就有鱼。有时,还可以在堤上捉到野兔、黄鼠狼、甲鱼,因为到处是水,小动物没地方躲。蛇也多,不时可见蛇爬到树上,卷成一团一团的。但大家怕蛇,没人敢去抓来吃。鱼虽然多,但没油做菜,灶台也是用几块砖头架成的,大家就把鱼烤着吃。柴火是分洪前存下来的蒿秆子和稻草。

后来,政府从四川那边调来榨菜等,摆在路边分发。“我当时以为这要花钱买,不敢拿,后来看到有些胆大的人拿了后,并没有给钱,才知道是不要钱的。”吴昌珍回忆说:“那时困难啊,死了人都没地方埋,就埋在临水的矶头上。”

目前,荆江分洪区仍有安全台87个。7月17日,记者与田方兴局长一道,冒雨实地察看了藕池河边的幸福安全台。这是分洪区比较大的一个安全台,有10万余平方米,高出河滩5米左右。

站在今天的安全台上,已经很难想象60年前的窘困。台上已没有住户,但长满各类树木——若遇分洪,树林间可以搭棚子住人。

齐腰深的淤泥终于干裂了

1954年8月下旬,凶猛的长江洪水退去,北闸终于关闭了。分洪区百姓陆续重返家园,恢复生产。

张同举老人回忆,1955年2月,他就从安全区出来了,分到麻豪口镇月湖村种田。整个闸口安全区的人,分散到了两三个乡种地。由于分洪时的底水没有退完,部队又调来抽水机,日夜抽排;政府还修建排灌泵站,加速排水。

吴昌珍老人说,1955年,她住的地方水已退,但淤泥很深,成年人踩进去,有的地方淤泥竟有齐腰深,还有的地方深及大腿。那时,她母亲还是小脚,不能下地,一下去就出不来。她虽是大脚,也要在脚掌绑一块板子或一捆草,才能下淤泥。不过,这些淤泥似乎特别养庄稼,吴昌珍记得,自己把种子就地一撒,结果,稻子长得蛮好!

到1956年,淤泥完全干了,奓开很大的口子,稍不小心就会踩进去。特别是赶牛时,要小心翼翼,看到大裂口,赶紧牵牛绳,让牛跨过去,否则牛脚卡进去了出不来。因为那些奓口非常坚硬,有的用铁榔头敲都敲不动。

“那一年,耕地非常艰难,收成马马虎虎,只能说没有绝收,每亩能产400斤谷子,就很了不起了。”吴昌珍说。

记者了解到,荆江分洪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埠河镇一带,比南部黄天湖一带,海拔高出十余米,因此,分洪后的底水有一个向南消退的过程。分洪区内,有一条总排渠,该渠从北闸附近的关庙潭起,一路向南,经县城阧湖堤镇附近后,分成两条,一条叫东清河,一条仍叫总排渠,至闸口镇附近又汇合一起,经“水袋子”底部的黄天湖电排站排出。闸口也有泵站,可将积水排入虎渡河。

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提供的数据称,1954年荆江分洪淹没农田657800亩,3029亩耕地永久沙化,分洪区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花了整整5年时间。

如今,经几十年建设,分洪区已建成排灌泵站74座,开挖大小沟渠3000多条,耕作条件已大为改善。

独特文化,心情随水位涨跌

60年来,因“分洪”二字不时在耳边响起,分洪区形成独特的水文化。百姓普遍关注汛情变化,有些还已成为观察洪水险情的土专家。

“到了汛期,大家看到江水涨得蛮恶,就赶紧把家里东西搬走。我已搬过好几次了。”张同举老人告诉记者,1998年特大洪水时,他和乡亲们曾转移到江北,大约1个月才回来。

田方兴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他说,上世纪,农村有了收音机后,老百姓在汛期每天都听水位公报,一听到“涨”心里就紧张——就像关注股市行情的城里人,一听到“跌”就紧张。

不过,那都是上世纪的事情了,近10多年,人们揪着的心慢慢放下了。经历1998年的洪水考验后,荆江堤防普遍加高加固,又随着三峡工程建成,荆江分洪的概率已大为减少。2006年,北闸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获批为3A级旅游景区。

但警报并没有彻底解除。“如果长江流域发生1860年、1870年那样的特大洪水,还需启用荆江分洪区,才能确保长江防洪安全。”田方兴说。

记者踏访分洪区干堤时,看见水务工作者每天仍在一丝不苟地维护着分洪设施。比起60年前,这些设施要完备很多,俨然是一座天然的抗洪博物馆。

在麻豪口镇黄水套堤段,有一个在当地也罕有人知的工程——升船机滑道。一旦分洪发生,长江里的船舶将通过该滑道拖进分洪区,进行打捞救生。

在荆右大堤无量庵堤段,记者发现,堤面铺着沥青,而不是水泥;大堤两边的坡面上,还备有石料库。这些石头被称为“裹头石”。听了解释记者才明白,原来,一旦再次分洪,此堤段将跟1954年一样被炸掉,以吐出分洪区内的超额洪水。为防止炸后的断头堤被洪水冲蚀,这些石头用来“裹头”。

同样场景,还出现在北闸附近的腊林洲堤段。不过,此处堤段是用于扒口行洪的。

而石料对于当地而言,尤显珍贵。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南闸管理所副所长邹宋平告诉记者,整个公安县境内只有半座山,即海拔285米的黄山,这座与安徽黄山同名的山,南北长仅5.5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还有一半在湖南省境内。为保护山体,2002年起,此处已禁止采石。

“54”,一组神秘的数字

1952年4月5日,共和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全面开工。

湖北省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局长田方兴介绍,当时共有30万建设大军,包括16万农民、4万技术工人、10万解放军战士,他们不分晴雨,日夜奋战,至6月20日工程竣工,仅耗时75天,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举世惊叹。

该工程包括北闸、南闸、分洪区南线大堤等。北闸是一座1054米长、由54孔组成的进洪闸;南闸是一座336米长、由32孔组成的节制闸。其中,“腰斩黄天湖”是最为艰苦的工程,它是从黄天湖几米深的淤泥里筑起来的巍峨大堤。当时,劳动大军一个挨一下,硬是用扁担将淤泥像击鼓传花一样“赶”了出去,令现代人不可思议。

1952年11月,荆江分洪二期工程开工,以加固堤防和安全区围堤为主。

建成的荆江分洪区东濒长江,西临虎渡河;北起太平口,与荆州、沙市隔江相望;南达黄山头,与湖南安乡县为邻。总面积921.34平方公里。208公里长的分洪区围堤构成一座天然蓄水库,蓄洪容量54亿立方米。

“荆江分洪工程刚刚做好,1954年就派上了用场。”田方兴说,1998年长江再遇全流域组合型洪水时,分洪区又准备分洪,当时分洪区有居民54万人,已有33万人转移出去,但那年最终没有分洪。

北闸全长1054米,有54孔,于1954年首次启用;巧的是,分洪区蓄洪容积为54亿立方米;到1998年准备分洪时,分洪区居民为54万人……这一系列“54”数字的巧合,让人感到神奇。北闸建在虎渡河与长江交汇的“太平口”一侧,“54”又谐音“无事”,当地居民认为,这神奇的数字巧合,就寓意着“太平无事”。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胡晗]

标签:荆江 分洪 1954 洪水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