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信息公开的民众参与是重大决策关键
摘要:有的地方在重大项目中回避民众意见,甚至出现“有环评但拒绝公示”的现象,这看似不可理解,实则符合官员的决策理性,毕竟如果缺乏参与程序,公开的意义将受到削弱,充其量只是走过场。近来有媒体报道称,四川
摘要:有的地方在重大项目中回避民众意见,甚至出现“有环评但拒绝公示”的现象,这看似不可理解,实则符合官员的决策理性,毕竟如果缺乏参与程序,公开的意义将受到削弱,充其量只是走过场。近来有媒体报道称,四川什邡或重启去年曾承诺“停建”的钼铜项目。消息提及,今年4月以来,什邡市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包括组织干部、师生、医卫、企业以及公众等各界代表近千人,前往外地参观考察钼、铜等金属冶炼企业,一场围绕钼铜项目的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持续已久。
什邡市副市长李先辉表示,当初迫于舆论压力,承诺停建该项目实际只是“口头上否认会重启项目”,言下之意是,决定背后的内容,包括决策者在内的人,当初都未必有固定答案。时隔一年多,什邡通过组织系列宣传活动彰显决策者对“决定”的理解,因此,尽管官方明确否认了重启该项目的传言,但显然,重启该项目就成了理所当然的理解。
对官方来说,这样的转变或许酝酿已久,只要项目未彻底走出他们的视线,就难免受到诱惑,而曾关注这个项目尤其是那些可能受到项目影响的民众,在当初发出反对意见并奏效后,可能认为那会是官方的妥协,重启就意味着政府失信。的确,在媒体报道“重启”的消息后,批评政府失信就成了舆论本能的反应,但也仅限于批评,和当初激烈的抗争所不同的是,今天问题已悄然实现由反对项目到批评政府失信的转变,这两者在力度上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民众是否还会发起抗争行动尚难预估,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看待这个项目的情境已发生变化,时间对于减少项目的实质影响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或许能降低民众的警惕,更值得注意的是,什邡尽管作出了系列动作,却仍然三缄其口,回避“重启”一说,没了粗暴的长官意志,但其目标是一致的,不同的是选择了一种软着陆的方式。在这样一种对话氛围中,官方放下身段,民众情绪有所缓解,接下来可能还将经历听取民众意见,参考环评,并依据程序作最终决策的一系列过程。
就此下结论,认为什邡将重启钼铜项目可能为时过早。起码就形式而言,讨论重启项目俨然已成为多方的责任,有了此前的系列宣传,加上披露足够的项目信息,草率表示反对似乎已显得不合时宜。
回头看民众去年激烈的反对声,有必要厘清当初民众在反对什么。媒体在追溯民众反对的理由时,提到“担心遭受重金属污染”,这看似看到了问题的实质,却也能轻易被证伪,李先辉提到,去年准备开工前,“项目已经通过了环保部的审批,而外地钼铜企业的生产流程也向公众证实”,为何民众仍然要反对,李先辉总结认为,除了论证过程,“同时也需要有另外一个公开透明的参与程序。”开工前的短时间内充其量只是完成了项目信息公开,这些信息尽管重要,但并不等于能代替民众的思考,事实证明,如果民众缺乏表达意见的渠道,最终只会强化民众的非理性情绪,加剧反对的声音。
不排除部分民众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这种非理性归根结底在于对政府决策程序的不满。一旦民众缺乏影响决策的途径,政府决策未受到制度性制衡,所谓的信息公开,其作用也极其有限,公开的目的并非止于满足民众的知情权,只有在知情后充分地表达意见,公开的意义才能显现。近年来,有的地方在重大项目中回避民众意见,甚至出现“有环评但拒绝公示”的现象,这看似不可理解,实则符合官员的决策理性,毕竟如果缺乏参与程序,公开的意义将受到削弱,充其量只是走过场。
什邡是否重启钼铜项目,李先辉没有正面回答,而只是说了“民意的支持将是必备的前提”这样一句“政治正确”的话。对于地方而言,一个项目可能主宰其经济前景,发出反对声的人可能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就当地的影响而言,或许它的威胁也并不如民众想象的大。什邡宣传此项目,并采取多种方式与民众沟通,意在弥补此前决策程序的漏洞。 无独有偶,近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试行办法(送审稿)》,要求对核电站、化工、煤矿、垃圾处理站等邻避项目实行集体决策。避免单方面决断,重大决策听取民众意见应成常态。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