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万钢:新需求倒逼产业改革 营造创新环境不容忽视


来源:支点杂志

人参与 评论

万钢(资料图) 核心提示:当前更多的是产业变革,而世界范围的需求拉动、金融危机后的倒逼、生产力要素的提升,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最基础条件。 直到今天,全球经济依然陷入在“亚健康”状态之中,复苏步伐缓

万钢(资料图)

原标题:新需求倒逼产业改革

核心提示:当前更多的是产业变革,而世界范围的需求拉动、金融危机后的倒逼、生产力要素的提升,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最基础条件。

直到今天,全球经济依然陷入在“亚健康”状态之中,复苏步伐缓慢。一方面,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依旧孱弱,另一方面,能源、环境等工业革命200年的“副作用”正在凸显,依靠要素、资源能源、环境消耗来发展的道路已走到尽头。

全球未来预测大师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敏锐地指出,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是未来的希望。

在绿色能源、大数据、生物经济、智能电网等可能发生变革的新兴领域,美国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投入研发,欲以科技创新复苏美国经济,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再执牛耳。

根据“欧盟2020战略”,欧盟经济将重点关注科技创新、绿色经济和就业,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灵巧”增长与可持续增长。

中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中共十八大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全球视野来谋划和推动创新。

科技创新何以成为各国面向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与市场如何形成“互动”?积极营造创新环境又该从何入手?《支点》杂志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与各界人士共同分享创新驱动的大视野。

三个条件促使产业变革发生

里夫金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之父”,他指出人类即将步入一个“后碳”时代,这一严峻现实将迫使人类迅速过渡到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万钢认为,当前更多的是产业变革,而世界范围的需求拉动、金融危机后的倒逼、生产力要素的提升,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最基础条件。   

《支点》:目前各界都在热议第三次工业革命,您却认为当前更多的应是产业变革,请谈谈您的观点。

万钢:我比较谨慎,科技革命确实在发生,但说产业变革可能更加适合现在的情况。因为有三个条件在促使产业变革的发生。

一是世界范围内的需求拉动。以金砖国家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在今后50年内将进入现代化生活。如果走依靠要素、资源能源、环境消耗来发展的老路,肯定走不通,这已是世界共识,也是对和平发展最大的威胁。

二是金融危机后的倒逼。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机至今仍在全世界范围中波动,我认为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全世界的经济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劳动生产率与人民的期望相比滞后,所以这轮危机才会延续那么长时间。市场经济有周期性,不过这次用周期性解释不通,结构主义者说要依靠政府,新自由主义者说要依靠市场,但都走不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生产率与人民需求不一致,这是本质问题,逼着我们去改,去探索。

三是生产力提升的要素,技术进入市场的周期不断缩短,科技的积累和迸发正在形成。

这三个因素,是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基础的条件。今天考虑创新发展战略,不仅是经济的,还牵涉到生活与社会的,不仅是产生价值的效率,负能量的作用也要考虑。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起来看,还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社会环境、能源资源的压力和影响。

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与市场

中国的创新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万钢指出,这是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也是一条国际开放、互相合作来拉动经济发展的道路。推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建设我们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科技改革发展的第一号重要任务。

《支点》:在探索科技体制的改革、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三者的结合方面,中国有没有取得进展?

万钢:去年,中国全社会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支出,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是10240亿元,占GDP的比例是1.97%。

承担嫦娥1号、嫦娥2号、天宫、神舟相接,探月观测、深海探测等一些重大项目的科技企业集团大多数由科研院所转化而来。在承担国家科技任务的同时,这些科技企业集团把自己的技术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比如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电子科技集团,他们的营业总收入中,70%左右都来自于民品市场。

我们看到,国家的重大工程,比如说高速铁路、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三峡工程、西电东送,也是由我国的一些大中小企业形成的集团来承担的。

经过这些重大的国家投资的工程,我们的高铁、水电装备、特高压输电站,西气东输的输气输油管路等技术和装备,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国家启动了具有明显的产业化目标的重大专项,比如说高端芯片、高端数字化机床、石油天然气等,这些重大专项自2008年启动以来,累计新增产值已经超过了1万1千亿元。企业就是在这些面向国家的长远重点任务当中,通过科技进步实现了他们的产业发展。

《支点》:国家在推动产学研结合、创新技术体系方面给企业怎样的支持?

万钢:对中小型科技企业,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发展当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去年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投入了40多亿元,带动资本市场、金融机构对他们的支持超过了1000多亿元。通过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一系列免税政策,拉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高新区发展的20多年来,展现了中国通过科技改革,通过政策支持,发展高新技术的具有代表性的进展。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新园区以及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他们在探索科技体制的改革、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三者的结合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我们在推动电动汽车时,是从公共交通领域来拉动电动汽车的发展的。在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时有金太阳工程,解决了并网发电的难点。支持这些新产品的上市,也拉动了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

科学无疆界,我们积极促进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很多中国科学家与来自日本、美国、韩国、欧洲的科学家进行紧密的合作,合作的成果,我们也给予奖励。各国在政府间不仅有科技项目的合作,还有科技的对话,比如应对气候变化、应对粮食危机,比如如何共同保护好环境、如何解决能源、资源瓶颈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各国的科学家紧密合作。

《支点》:在技术创新领域,如何处理好企业的主体地位与市场导向资源配置的关系?

万钢:科技资源的配置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们特别要关注科技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对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所以在技术创新的领域,我们更加注重它的市场导向资源配置的作用。

我们对高新技术企业用税收优惠的办法,对中小企业采用科技金融的方法,对新产品采用市场拉动的办法。这样就使技术创新更加适合市场需求,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中央财政的投入更加注重基础研究,注重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研究,注重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注重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

比如基础研究,去年全国投入到基础研究上的有498亿元。在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方面,投入在加强,特别是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我们增加了在种业、耕作技术、节水农业等方面的投入,我们的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6%,农业科技的贡献率达到54.2%。全国现在活跃在各地第一线上有24万多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由他们辐射带动了5000多万农民致富。

营造创新环境不容忽视

国务院确定的七大新兴产业与技术无疑构成了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在大幅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协同创新外,改革科技管理、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创新环境也不容忽视。在改革科技管理方面,科技项目的分配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环节。

《支点》:近年,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举足轻重,欲全面打造原始创新,高校该如何定位人才培养观?

万钢:今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中有三个技术发明一等奖都来自于高校,有一个是我们大家关心的3D打印技术,有一个是大家关心的三维电视,还有一个是钢混结构,在建筑业。

如果你们到中关村去,可以看到围绕着清华、北大这些高校之间的产业区,有很多平台帮助大学生创业。对于人才的培养,我觉得现在就是大中小学联动,大手牵小手,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科学感兴趣,只有爱科学才能产生科学。

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高校还要更加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一个创新型的人才确实需要我们从小做起,从实做起,既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创新实践,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够承担起国家未来创新发展的重任。

《支点》:在科技人员更为关心的科技项目分配问题上,我们有哪些创新的举措?

万钢:在科技项目分配的环节上,我们也是多方了解科技人员的需求,对于科技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首先,科技项目的设置要满足国家未来发展的需求,要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激情,所以我们简化了过去写得很详细的科技项目申请指南,以大的方向推动、拓宽了科技发展的渠道。

去年我们把所有的课题答辩都在网上进行,就是说不用走出自己的城市就可以进行答辩,并全程录像。光这一项,每年为科技人员申报项目所节约的工作时间就可以有6万个工作日,节约的差旅经费就有700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公开透明公信度,做到可申诉、可查询、可追诉,所有的过程都可以展示。

科技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经费拨付要及时。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要求,去年开始,我们实现了年初就把今年的应拨经费25%到位,两会结束以后,预算通过批准以后,我们用1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把当年需要的经费全部拨付到位。这还不够,还要帮助科研人员管理好经费,配置好经费。

因为国家经费支持下产生的科学成果是我们共同享受的资源,我们将实行科技报告制度,让每一个验收的项目大家都可以查询。我们还在推动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使我们大院、大所、大企业科学研究的设备向社会开放,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还要实现全社会科学技术的信息化管理,使每一个人需要新的知识的时候,能够看到别人做了什么东西。最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和谐的激人上进的创新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支点杂志2013年10月刊)

(本文特别感谢新华社记者的倾力支持)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冯晶晶]

标签:产业 万钢 需求 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