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时评:落实“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离不开公众监督


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落实“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离不开公众监督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提出将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

原标题:落实“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离不开公众监督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提出将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11月26日《新京报》)

“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是本轮公车改革的关键词。媒体曾报道,我国市场化、社会化的公车改革自1994年以来就一直在进行,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公车的数量和费用仍呈增长态势。而民间也一直有安装明显标识、自发曝光公车私用等呼声与行动,可惜应者同样寥寥,“车轮腐败”依旧在奔驰。

据政府部门统计,2012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74.25亿元人民币,其中车辆购置及运行费40.67亿元,比例占到54.7%,2011年则占到六成以上。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当然能节约巨额的公帑支出,也能够有效回应民众的廉政、简政要求;但如何落实这一条例,尽快达到“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的目的而非仅仅提出良好愿景,才是重点所在,也是彰显本轮公车改革与以往不同的关键。

让党政机关各系统内的监督管理机制高效运转起来,发挥应有作用,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不过公车腐败及“三公经费”里的其他两项,归根到底还是权力缺乏制约的表现,由此才可以自我增加福利,损公肥私。国家发改委的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有三个“三分之一”: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这样的情况,其实与公车的数量并无多少关系,而是与谁在真正履行监督职责有关。所以在内部监管下决心、下大力气的同时,更需要引入外部监督主要是公众监督的力量。短期来看,启动公车改革需要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长期而言,推动完成并保持这项改革的成果则需要依靠公众的支持与监督。

环顾世界其他公车管理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无一不是在严格的法律规定之外,有着无处不在并且非常有力的民众监督。以邻国韩国为例,2010年8月,被提名为韩国新国务总理的金台镐就被质疑有过公车私用的行为,最终引咎退出。在如此严苛的舆论下,有1200万人口的韩国首都首尔市,政府拥有的“官车”数量只有4辆。在美国,联邦政府核发的政府专用车辆牌照上,全部印有“美国政府”或“仅供公务使用”字样,以便于公众辨别和监督。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随时举报投诉,甚至连每天的油耗都要公之于众。

我国“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期间也会出现各种新问题,比如闲置公车如何处理、货币化补贴多少适宜等等。但相信只要有决心,只要充分释放公众监督的能量,就一定能够把改革的步子走稳走好。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熊丹丹]

标签:取消一般公务 监督 公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