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将成国际化大都市 2020年让世界瞭望武汉
原标题:武汉将成国际化大都市 2020年让世界瞭望武汉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向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需拉动为主向内需外需统筹协调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得中独厚”的湖
在武汉寻找“美国梦”——孙邦春的文艺憧憬
《支点》记者 袁阳平
武汉正面临多重政策叠加的机遇,“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武汉正在抢抓机遇,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乘势而上,重振雄风。2020 年,武汉将在长江中游区域内发挥国家层次功能,承担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重任。
孙邦春有的是“国际范”。
记者初见他时,是在他的“音乐之家”里,金黄色的爆炸发型,满屋子的音乐器材,就连墙纸也似乎透出音乐的气息。
2007 年,他从美国回汉,了却20 余年美国“绿卡”生活,成为全国外聘美籍歌舞剧院院长第一人。
目睹美国国际化大都市繁华现状,孙邦春对10 年后的武汉充满了憧憬。因为在他眼中,那时的武汉,已如芝加哥在美国的地位一样,武汉将是中国的中心城市。
芝加哥方略
近日,孙邦春穿梭中美之间,为武汉请来美国《O》秀大导演弗兰克·德贡,成功将《O》秀海外首站设在武汉。
20 余年前,鞋垫底下揣着420美元,孙邦春踏上了飞往美国的征途。之前,他因一场出色的演出,获得通往美国的“绿卡”。
凌晨时分,孙邦春走出肯尼迪国际机场,张眼望去,远处万家灯火通明,繁花似锦。
“这就是国际化大都市——纽约!”孙邦春惊叹着,睡意已全无。
之后的20 年里,他走遍美国各大国际化中心城市,每到一地,无不留下深刻的印象。
近一个世纪以来,美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球之颠挺进。
游遍美国山水,这位来自武汉的“顽童”,首先想到的是:武汉,芝加哥。
他所知的,就是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对武汉的定位——建成与美国芝加哥媲美的国际化大都市——东方芝加哥。
置身于美国中部大平原,五大湖环绕,老工业之城,交通枢纽承东启西、通南达北,这就是芝加哥,与武汉有着惊人的相似点。
翻看芝加哥的近百年史,跨越式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见:伴随美国百余年前的西进运动,凭借中部交通要塞之利,芝加哥抓住工业的悬梯,迅速成为全美制造业中心、交通、金融、贸易、文化重要中心,跃升为美国第3 大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上世纪90 年代,芝加哥完成了经济结构多元化转型,实现了复兴,形成了美国特有的“芝加哥方略”。
随后20 年砥砺前行,芝加哥进一步夯实经济全球化重要节点和重要国际城市之基。
如今,经过科学规划,芝加哥在大工业、金融和商业中心三大领域继续扮演强辐射源,引领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走势。
“中心”意味着集聚、超越,意味着不流于一般,意味着要使创新成为城市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成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关键能力和独特优势。无疑,“芝加哥方略”对正在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的武汉,抑或达到战略目标后的20 年,都将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创新赛跑
孙邦春看到的,只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一隅。
芝加哥方略的实现,与百年创新引领密不可分,它引领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势。而这,也只是百年经济奇迹节点的缩影。
近现代的分界线大致出现在公元1500 年。之前, 在植物经济时代,中国是世界经济中心;之后,欧洲在科技、金融、贸易和制度等创新引领下,形成了西东方的发展分流。
现在来看,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经历了这样的路线图:意大利—荷兰—英国—美国。
自美国赶超英国登上世界巅峰以来,全球经济中心至今在美国还未曾“挪过窝”。
从明治维新到上世纪60 年代,日本花了百年时间,实现了经济迅猛追赶,并在80 年代一度雄心勃勃地要“购买美国”,但终究未能够登上世界的顶峰。
日本经济的“失落”,究其因,在相当程度上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失落”,创新引领不足所致。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已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得到迅猛发展,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已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
美国的西进行动,恰似目前我国的产业西行。誓言要在中部率先崛起的武汉,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四大功能中创新引领首当其冲。
到2020 年后,“心武汉”的创新核心——中国“光谷”将成为世界“光谷”,紧盯美国硅谷、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等世界级创新中心,在光电通信、新材料、生物医药、云计算等高技术领域率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百年经济奇迹的背后,是一场马拉松式的创新赛跑。
当今世界,智慧主宰发展潮流,科技进步取代劳动和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要素,创新是城市发展最大的驱动力。以“心武汉”现在的城市定位和目标追求,创新的意义无疑深刻。
“没有华尔街,就没有硅谷,也不会有好莱坞。”孙邦春体会到,正是有了金融的创新,才有了好莱坞,美国人将文化转变成了大众商品。如今,美国文化产业占全美GDP 的22%,而在中国,该比重却不到1%。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