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武汉将成国际化大都市 2020年让世界瞭望武汉


来源:支点杂志

人参与 评论

原标题:武汉将成国际化大都市 2020年让世界瞭望武汉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向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需拉动为主向内需外需统筹协调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得中独厚”的湖

双心竞合

2007 年,孙邦春毅然离开了美国,在中国,在武汉,寻找着他的“美国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多年从事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研究。他称,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国家发展连接于世界的重要节点,也是在一定区域内发挥国家层次功能的原点。

从长远来看,“心武汉”又将如何在国际节点与区域原点之间发挥最大的功效呢?

美国芝加哥方略选择的另一路径是:“捆绑”纽约,形成独一无二的双心竞合模式。这也形成特有的“美国经济地理横轴”,即以海港城市纽约与区域中心城市芝加哥,以及分布其间的汽车城底特律、石化工业发达的克利夫兰等构成的双核型空间结构,构成美国最重要的产业发展轴线。

仔细研究会发现,“大上海+大武汉”与“纽约+ 芝加哥”有着如此众多类似,并且,相比较于“纽约+ 芝加哥”偏美国东北部一隅,“大上海+ 大武汉”双心竞合的发展空间更大,位居中国的中间地带,足够引领长江流域这条“经济横轴”,带动效应将会更加显著。

从历史上看,将上海称之为“东方的纽约”与武汉称之为“东方的芝加哥”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按照长三角区域最新规划,将建成世界级的城市群,正好与武汉城市圈可以形成互动。

“放眼全球化的视野,我们需要搭上‘大上海’,上演中国版的经济地理横轴‘联姻’。”孙邦春说。

对于“心武汉”内部组合又将如何构筑?王一鸣有自己的战略路径。他认为,对“心武汉”的强心术应选择“港—业—城”的模式,更符合中心城市未来的发展定位。

可以看出,把一座城市放到国际和国家城市体系之中,有助于认识其特性,也有助于认识其功能的有限性。

三圈发力

在孙邦春的亚洲文化中心城的构想中,来自亚洲的游客来武汉可领略到全亚洲各地的风貌。而武汉市民更是不用出城,就能感受到国际化最前沿、最新潮的风尚。

孙邦春说,2013 年,他将在武汉中央文化区拥有一座“红灯笼”般的国际级剧场,让武汉人在家门口也能看到拉斯维加斯级别的华丽之秀,“一场《O》秀在美国火了10 余年,汉秀也将拉大武汉的辐射半径。”

畅想10 年后的“心武汉”,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早已来回“穿越”。

他说,武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后,会有别于前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将在科研及制造业两方面,形成独特的“产业三圈”,成为强大的产业带动辐射区。

以武汉内环线28 公里形成的产业一圈,这里将会是高度发达的综合服务区,如金融、高端写字楼等;在武汉三环线与四环线之间形成第二个产业圈,这里是大汽车、大钢铁、大石化、大船舶四大工业板块聚集区,仅上海才有;以五环线外形成的环武汉产业圈,以市区外迁为主的家居、服装等企业为主,如汉川形成的服装产业园等。

美国芝加哥成功的路径与经验,可使“心武汉”驶向更远。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称,芝加哥并非是人们想象的那种单纯意义的城市,而是一个以芝加哥城为核心,众多城区构成的“大芝加哥”都市区。成功地实现了区域融合来推动共同发展,仅这一点就值得武汉借鉴学习。

“总有一天,武汉会形成广州的发展模式。”叶青说,目前以广州为中心,其周围形成了东莞、佛山、顺德等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城镇,武汉今后也会如此。

综观世界城市发展史,随着城市化的演进,一些区域中心城市会逐渐形成。中心城市不是自封的,也不是政府指定的,而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他认为,武汉能否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取决于它在区域经济中的影响和作用,及周边城市对它的依存度。

“城市的竞争力不仅是GDP的多少,关键还在于城市的辐射与合半径有多大、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有多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多强劲”。

内需“高地”

1918 年,美国《竖琴师杂志》刊文,感叹“汉口在全国商品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可与芝加哥在美国的地位媲美”。

在历史学家们看来,100 年前的大武汉,主要就大在开放上。当时的武汉,是中国内陆重要的通商口岸,是外国政府在内陆设立领事馆的首选之地,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城市。

“在商品市场上,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重在内需。”叶青称,百年前,九省通衢的武汉崛起,与内需密不可分。那时武汉就是商贸重镇、物流中心。货到汉口活。“心武汉”就是要重现当年买全国、卖全国的繁华景象。

王一鸣也认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应增强资源配置功能,对中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家合作与竞争起到更大的作用。

目前,武汉已与16 个国外城市缔结友好关系,七十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不仅在武汉投资设厂,更是将全球或区域研发中心、服务中心等核心机构迁至于此。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将与这些国外城市的经贸往来更加频繁。

王一鸣认为,武汉是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携领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的“高地”。到2020 年后,武汉经济总量占到全国的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 以上,知识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 左右,成为辐射带动长江中游和中部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

憧憬着这一天,孙邦春满怀信心地说:“我赶上了文艺的春天。现在,‘文化’二字在各级政府的心目中越来越重;将来,我将继续不遗余力搭建文化的桥梁,将海外成熟的文化理念带到湖北武汉,同时让荆楚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更加灿烂。”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朱道玲]

标签:武汉 国际化 大都市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