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卷土重来 社会才是真大学?

男子反对女儿上大学 称“读大学花8万不读挣8万”

9月1日是很多大学的开学日,在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成都女孩玲玲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

父亲算了一笔账:大学四年学费加生活费要8万,如果高中一毕业就打工,四年至少赚8万,一来一回就是16万。这16万可以首付买房子,或开店做生意都能赚钱。拿去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每个月两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赚回这16万。读大学是“肯定会失败的投资”。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详细]

七成网友赞成不读亦可 社会才是最好的大学

成都女孩玲玲上学被父亲反对这条新闻引起了广泛争论。近日,一万多名网友在参与某网站调查投票时,七成网友均认为“读大学不是唯一出路,在哪里都可以学习,社会才是最好的大学”。

网友“MacTavish”说,“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没读过大学,可是社会地位并不低。”当然也有网友反对他们的想法,网友“答案_edu”说,“大学经历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生体验,强调的是人,而投资强调的是物,是把人当作商品或赚钱的工具。”[详细]

七成网友赞成“读书无用”是社会的悲哀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中国老百姓信奉的一句至理名言;“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这应该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无可争议的共识。但是,很多家庭及其子女出于对目前教育的短期“投资——收益”的经济学分析,无奈地选择了“读书无用”。近年来,这种被称为“新读书无用论”的风气,在社会中特别是广大农村已呈蔓之势,挑战着我们对读书的信仰和追求。读书无用论”显然是背离了国家教育立国的战略,当今时代的人还存在着如此观点,就是我们社会的悲哀,我们民族的悲哀,我们每个人的悲哀。[详细]

”读书无用“需要剖析的是背后的问题

上大学值不值 不要轻易指责认为无用的父亲

上大学是否有用,在多元化时代恐怕已经差不多是一个口水问题,因为观点对立的双方都可以举出貌似雄辩的论据,注定很难相互说服。自然,泛泛而论“读大学不是一场必须变现的商业买卖”,即使是铁杆的读大学无用论者可能也无从反驳。可惜此论虽高却没法改变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投资的事实,更没法改变绝大多数人总是从功利层面去看待教育和读大学的既定观念。

当玲玲的父亲作为投资者的时候,他对女儿读大学的反对未必全无道理;而玲玲作为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青年,由于同样不缺乏许多支持她的理由,其坚持一样无可指责。易言之,在多元化时代,就个体而言,面对是否应该上大学的问题,其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外界原本无法简单地判断对错。不必轻易地去指责认为上大学无用的父亲,真正耐人寻味的,是七成网友站在这位父亲一边的动作中所呈现的公众趣向。[详细]

上学无用引热议 大学教育如同一锅夹生饭

不读大学的经济好处目前显而易见,但读大学的益处暂时却难以估量。毋须讳言的是,大学小社会所构建的人际关系网,的确是步入社会扩大社交圈的关键一步,对 个人的塑造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且没了大学毕业证书的敲门砖,在以后的求职应聘过程中,多费口舌与精力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对四年大学生活的无法预料,并不构成对大学教育批评的挡箭牌。确实,按照上大学是开拓眼界积淀见识,充实头脑丰盈心灵之类的看法,读大学的目的就不 该过分与就业挂钩,而应该是独自寻求自身完善的过程。但目前的现实就是,职业教育不如人意,精英教育又不成气候,使得大学教育如同一锅夹生饭,毕业的大学 生往往眼高手低,最终落到高不成低不就的境遇。读书无用论的说法,准确来说其实是读书不值,付出与所得严重不成比例,而且看不到逆转的趋势。[详细]

网友烦透了:“读书无用论”是误导

一名搜狐网友说,当下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是现实问题,不少人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所以会有人对“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产生怀疑。

“为什么一出现孩子厌学或父母阻碍孩子上学之类的新闻,‘读书无用论’就总会被搬出来说事?”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提出疑问。他指出,把个案情况轻易上升为对当下读书无用的判断显然没有道理。当下,绝大多数人都靠读书改变了命运,获得了上升渠道。简单说“读书无用”,是对公众的误导。

“上大学有没有收获也与个人的努力程度有关。”一名凤凰网友指出,如今不少大学生上课睡觉,晚上熬夜打游戏,毕业找不到工作却埋怨学校不行、高 度教育不力。大学文凭早就已经不再是“铁饭碗”。若还把靠上大学当成一劳永逸的办法,忽视自己的努力,最终定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详细]

“读书无用论”如何销声匿迹?

学校:上大学真的浪费钱?提高教学质量是关键

“上大学浪费钱”的观点背后,体现的其实不只是“读书无用论”,更需要我们思考的其中一点在于大学本身。大学存在的价值不只是为企业输送人才,更要为社会输送公民,研究学问、增长知识这些本身就是目的,而不只是手段。并非什么东西都可以货币化的,上大学的“赚钱效应”被强调得太多,必然背离大学教育的初衷。
   之所以会有“上大学浪费钱”的社会观点流行,很大原因也在于当下大学教育质量的确堪忧。大学里“老板”太多大师太少,大楼太多大师太少;此外,大学里的氛围很适合“混”而不适合“学”,生活在自私与狭隘的“小时代”的太多,做勤奋与自信的“合伙人”的很少,决心用努力与奋斗“致青春”的更少。“上大学浪费钱”不会无缘无故成为一种观念,“读书无用论”也不会无缘无故沉渣泛起,提高大学办学质量,不仅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也是改善大学形象提升大学声誉的关键。 [详细]

家长:请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 教育不能只算经济账

当上大学的费用越来越高昂、家长越来越承受不起之时,父亲不愿意为孩子浪费金钱反而选择让孩子早点步入社会赚钱。在上大学的问题上家长与子女产生了分歧,不妨在两代人之间打个赌、签一个协议。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够收获更多的思考。这个办法也适用于所有的大学生,作为已经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每位学生都应该在高考完之后重新审视自己,确定人生的方向,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读大学,更是培养一种精神和综合素养,且通过大学的教育,人的素养、眼界会更开阔一些,而不读大学,将是人生的一大遗憾。教育何尝不是一场经济投资。[详细]

社会:全民参与破解“大学无用论”背后的问题

“大学无用论”甚嚣尘上,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如大学连年扩招造成市场的供大于求,就业率不高;部分大学生学习心态有偏差,只为一纸文凭,却未能掌握真正技能;部分人急于求进的心态,犹如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认为“拼文凭不如拼爹”这样的社会现象让人们更认为“读书无用”。社会大家庭很容易影响一代人的成长,当下需做出调整来转变“大学无用论”的看法。
   营造平等就业的机会,不靠关系、不走后门,首先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宣传、监督、制订和完善鼓励性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向基层、西部等人才相对匮乏的地方去锻炼,让学生学到真本领,改变“混文凭”想法。其次需要地方政府要积极实施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合适的岗位,满足就业需求,鼓励自主创业,为年轻人创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最后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营造公平、平等的良好就业氛围,正确引导,杜绝急功近利、浮躁的社会风气。[详细]

结语

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人生的目的也不应该仅仅是赚钱,当然更不能用功利主义的思维来绑架一个孩子上大学的自由。教育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它为我们所带来的精神财富而非经济财富,读大学的价值可能更在于上大学过程本身。“读书无用论”死灰复燃,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切莫用狭隘之眼光看大学之意义,误了大好青春,毁了锦绣前程。

官方微博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