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就业难”遇上“招工难”,何解?
2021.4.9 第146期 作者:谢奥南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热点话题探讨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七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
不久前,#2021高校毕业生909万创历史新高#的话题登上热搜,广大网友不禁感叹:“年轻人真的太难了!”
纵观人才市场,如今的就业环境究竟有多严峻?据官方报道的数据显示:2021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且还需保障退役军人就业、为2亿8千万左右的农民工提供打工机会......不得不说,2021年,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然而,当千万“打工人”焦虑“工作难找”的同时,广大企业主“人才难招”的声音也愈发响亮。某调查显示,在2月底3月初期间,已有近2000个商家通过饿了么发布招工岗位,接近春节前一个月的2倍。不仅如此,不少地方的中小微企业也普遍面临招工难度一年比一年高的问题。
当“就业难”遇上“招工难”,“打工人”究竟去了哪里?面对人力市场的“供”与“求”,进退两难之下,到底有着怎样的矛盾?
无法达成一致的供需关系
在所谓“招聘圈”,无论圈里圈外,似乎都有着同一种感受——“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即使是资身HR也时常叹息着人才越发难招、工作越发难做。一方面,企业招聘长期招不到合适人员,即使招聘来了,却也留不长久。另一方面,求职者找工作难,或者说是找来找去,都没有到达自己预期的工作岗位。
其实,这种用工矛盾从本质上看无外乎企业与就业人员之间久久无法达成一致的“供”与“求”问题,也就是双方立场不同,所需所想出入较大——
两者间最“俗气”的矛盾无疑是“薪资”问题。在企业主眼里:“有用的、留不住,没用的、撵不走”;在员工眼里:“工资一点点,常年不见涨。”员工怨、老板难,关于这一点,实则都是为了“生存”。
对企业主而言,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自身生存压力大,活下去难、养活千万个体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他们往往希望自己开出的每一份“薪资”,都能换回同等甚至更高的“价值”;而对员工而言,生活费用趋高,工资水平无法养活自己,总是“骑驴找马”,心无定所的追寻着更加“高薪”的工作。
除“薪资”原因外,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在招收员工时往往是重熟练、轻培养,所需员工多是“即招即用”,这样即能更大的发挥其价值,又能节省培训成本,这样一来,使很多企业与员工之间紧紧成为利益关系,而优秀员工看中的恰巧是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平台与机会,当逐渐意识到自身发展受限,且面对更大的利益驱动时,便毅然选择离开,这也是如今不少90后职场新人频繁“跳槽”的重要原因之一。
“打工人”的就业“新心态”
那些拼命喊着“就业难”的“打工人”们究竟去了哪里?他们又是怎么样求职心态?
前些天,一位刚毕业的表妹与我分享了她的“求职”故事—— 985名校毕业的她在投递简历后收到了无数HR的电话,可已经一个月了,还是没能找到工作。她说:“大企业门槛高,进去难;小公司平台低,名校毕业不甘心。选来选取是真让人进退两难啊!”
当被问及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她表示自己并不着急:“那就再等等吧,来日方长、慢慢找呗!”
如今,像表妹这样的求职者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年轻求职者都抱有这种择业心态。职场定位是否“清晰”“准确”,这是求职者“就业难”原因最关键的一个,所谓“就业难”并不是找工作很难,而是找一个符合其心理预期的工作很难,这便是求职过程中时常出现的“高不成”“低不就”现象。
“等一等,总会有更好的”,话虽如此,可真正“等”来理想offer的实则少之又少,到最后反而错过了最佳择业期。“等”的人越来越多,企业能招的人便越来越少,“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也随之成为必然。
当“就业难”遇上“招工难”,“难”之结症该如何化解?
在这个不可忽视的个性化时代,我们不可否认年轻人“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心之所向,但人生漫漫、唯有沉潜才能更高地翱翔。对企业来说,应更加重视员工的价值与发展,尽可能为员工创造更好的从业环境,从而吸引更多人才,不断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竞争力;对于求职者来说,在择业过程中一定要摆正心态,实事求是地确定择业目标,切不可好高骛远,应脚踏实地、在工作中汲取经验,修炼“内功”,找到自身的职场价值,走出那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1847506574@qq.com
凤凰网湖北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荆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