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之后 去何处找寻生活的确定感?

2023.1.12 第229期 作者:汤光磊

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热点话题探讨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九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

可以碰到上千个学者,但不一定能碰上一个智者。近期,许多专家、医生对于新冠病毒的种种表态很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再次感染一般可能轻于既往感染。”“重复感染死亡风险将增加1倍,重症住院风险将增加3倍。”类似互相矛盾的说法层出不穷,网友纷纷“建议专家不要建议”。

具有威望的专家、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为何在面对同一事物时会给出混乱甚至互相矛盾的建议?“专家失灵”之后,公众又该往何处要生活的答案?

后疫情时代 做自己的“生活专家”

生活需要信息带来的确定感,这往往来自于各种权威,官方部门、有经验的长者、有话语权的意见领袖、有专业知识的专家等。

而面对新冠病毒,这种确定感总在“缺位”。

无论是新冠引发的病症程度、还是疫苗、药物、治疗方案、管控措施,甚至于要不要囤退烧药等问题,专家们似乎都不曾给出足以指导生活的答案。

是专家们学艺不精,修为不够?

现实中最可能的答案是,过高的期待与人类对病毒缓慢渐进的认识的存在矛盾,造成了“专家失灵”的现象。换句话说,面对病毒的威胁,公众急切希望从专家言论中得到破题之法,而科学的认知与治疗手段的探索,却尚处在不断发展之中,不能满足公众期待。

对病毒的认识在螺旋上升,而病毒本身复制与扩散却是在指数上升。

人类在与病毒赛跑的前半程,无疑是落后的。从原始毒株到阿尔法、德尔塔、奥密克戎等,病毒一路变异,席卷全球,而人类手中至今没有能够有效阻击的特效药。全球生物学界、医学界对于新冠的认识或许还处在“幼儿期”,而病毒却是存在了几亿年的“老怪物”。

如今,比赛进入后半程,我们该如何迎战疫情?可靠的答案是“向科学要答案”,做自己的“专家”。

科学并不简单包括科学家、医生们的专业意见,还包括对自身生活、情绪等科学掌控,对个人身体、免疫力的科学管理,对未来的科学预判及抗击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

当普通人手中的筹码足够多,才不至于把专家当做应对风险的唯一“救命稻草”。

不盲从专家,而是去做自己生活的“专家”。进入后疫情时代,人人都应做好准备,成为“一线抗疫者”。

信息大爆炸 更应“慧眼识珠”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那么互联网高度繁荣的21世纪,绝对是“宿命之神”降临人间的世纪。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情况下,信息的传播噪音含量就非常之高,传播造成的认知偏差也就越来越大。

细数被网友吐槽的专家们“不专业”的意见,其中不乏“误解”。

例如关于多次感染的问题,专家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症状会更轻,但对于身体的风险增加了。”但是,很多人分不太请所谓“症状”与“风险”的差别,认为不同专家的说法互相矛盾。

再例如关于感染多久会产生抗体,质疑者认为有专家说“阳了以后两周左右能产生抗体”,却未关注到同一个新闻稿中,专家还补充了“抗体产生之前的两三周内,身体是正在产生抗体。”的说法。而很多网友是受了“看新闻只看标题”习惯的影响,断章取义。

再例如“阳了要不要喝电解质水”,常识上讲,饮水过量都可能“中毒”,却有人觉得“正常生活切勿大量饮用电解质水”的说法有问题。

不可否认,对于新冠的认知,特别是关于奥密克戎,由于国内刚刚优化防控措施,并没有大量的临床积累,很多判断只能基于国外的研究作出,认知还是很浅显的。同样不可否认,也存在“抗原、退烧药不需要囤”的专家言论跟“卖断货”的巨大现实反差。

但是传播中的“标题党”“拼接党”“截图党”无疑又给本就浅显的认知增加了传播障碍。

“信息大爆炸”时代,无疑对专家、传播者以及公众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认为无需囤药的专家,可能不甚了解药品供应链与市场需求。仅以标题传播专家建议的媒体、自媒体等对公众的信息需求缺乏严肃的判断,而作为信息接收者的公众,也缺乏判断信息可靠性的媒介素养。

而面对复杂的疫情,形成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各方凝聚共识才是正途。

因此专家们要更“专”,紧扣专业领域,科学审慎发言,知之为知之,慎重跨领域发声。而作为普通人,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环境,要更有“沙中取金”的精神,不断提高“慧眼识珠”的能力,在信息之海中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city_hb@ifeng.com

凤凰网湖北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荆楚资讯

总监制:刘芮言  监制:林芳 熊丹丹 郭凯凯  本期策划/撰文:汤光磊   编辑:汤光磊   技术支持:李成龙

返回顶部

分享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