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关注武汉三环线生态隔离带:创新美丽武汉思路的建议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武汉市委员会

人参与 评论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被赋予重要地位。办好园博会,建设武汉生态隔离带,对生态宜居武汉建设意义重大。然后,当前园博会筹办和生态隔离带建设中还存在着征地拆

一、三环线生态隔离带建设的现状

(一)政策背景

2010年3月,国务院批复《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确立武汉市“主城+六大新城组群”的“1+6”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构建了“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框架体系。据此,我市2011年9月编制《武汉都市发展区“1+6”空间发展战略实施规划》、2012年5月实施《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市人民政府第224号令)、2013年4月发布《武汉都市发展区1∶2000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明确做出了我市沿三环线建设生态隔离带的重要决策。

(二)情况概述

1、定义和作用

三环线生态隔离带是沿三环线建设全长91公里、平均宽度1.5公里,面积136.4平方公里的环城带状生态走廊。

作为绿化带,它是城市生态框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维持城市生态平衡、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中心城区热岛效应、有效保护城市生态资源的作用。作为隔离带,它是“1+6”都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标志性分界线,发挥着划定主城和新城组群范围、界定城市增长边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的作用。

2、建设标准

三环线生态隔离带严格按照不低于“内50米、外200米”的标准建设防护绿带环,以高大乔木种植为主,强化乔灌搭配,丰富绿化层次;同时在三环沿线推进6大生态公园、21处中小型公园建设,整体形成“一环串27珠”的绿色空间体系。

3、具体现状

整个生态隔离带建设工程涉及绿化带建设、村湾改造和土地出让三大环节;重点在景观建设,难点为城中村拆迁,关键是严格禁止新增建设用地。

(1)已建绿化带情况:先期975.6公顷三环线绿化带全线贯通,环城生态廊道成功画圆。目前已建绿地主要集中在张公堤,四新城市副中心、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站区段及部分立交绿化,且绝大部分绿地为单侧建设,总长度约为29公里,占三环线总长度32%。

(2)沿线村湾情况:三环线生态隔离带范围内共涉及81个村湾,共分为3种类型,即一般城中村、非建区内城中村、景中村。其中列入城中村名录40个,约占总数的49%;此40个城中村中,已批村14个,占总数的42%;待批村12个(包含5个景中村);未编未批村14个。

(3)可开发用地情况:三环线沿线可开发用地总长为13.2公里,占三环线长度的14.5% 。其中,批租划拨用地长度1.76公里,占已开发总长的13.35%;出让用地长度4.65公里,占已开发总长的36.28% ;储备用地长度3.58公里,占已开发总长的27.16% ;打包用地长度3.19公里,占已开发总长的24.20% 。根据武汉市政府2012年第224号令规定,三环线生态隔离带范围内不再新增建设用地。

(4)生态隔离带建设拆迁量统计:三环线生态隔离带建设的拆迁量繁重,总量达到1028.2万平方米。其中,各类城中村拆迁量497.6万平方米占比48.4%,汉阳区拆迁总量293.7万平方米占比28.6%。拆迁量排在前五的区域为汉阳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洪山区和江岸区。详见下表: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

1、绿化总量不足,现有绿带连续性较差,与周边绿地公园和自然环境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发挥主城与外围地区生态隔离功能。

2、景观单调,与门户地区形象不符,部分村镇紧临三环线建设,对三环线两侧绿化景观造成较大影响。

3、缺乏严格有效保护措施,规划控制绿带被侵占情况较为严重。

4、建设拆迁量大,尤以城中村为主的沿线村湾改造工程涉及到的拆迁难度大。

5、生态资源保护压力加大,城市发展遭遇地域和生态双瓶颈,生态隔离带建设刻不容缓。

6、在工业倍增计划的大背景下,三环线沿线各行政区和各级职能部门责任意识不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观念未更新,落实规划决策执行力不够。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冰]

标签:生态 环线 建设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