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关注武汉三环线生态隔离带:创新美丽武汉思路的建议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武汉市委员会

人参与 评论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被赋予重要地位。办好园博会,建设武汉生态隔离带,对生态宜居武汉建设意义重大。然后,当前园博会筹办和生态隔离带建设中还存在着征地拆

二、国内外城市生态隔离带建设典型案例带来的启示

(一)地下公园道互联的全球中心城市纽约

1、独立绿化景观设计兼顾城市经济发展功能和生态效益。1873年建成的纽约中央公园至今仍然是全球开放式城市绿化景观的传奇。它建成历时15年,有93公里步行道、6000棵树木和9000把长椅,中间散布森林、湿地、湖泊、山地、草场,以步道和机动车道作为线性通道,同时建有动物园、博物馆、艺术馆、体育场等文体场馆。如今历经240年生息繁衍已经形成小气候的森林生物群落,发挥区域分隔、调节气候、平衡生态等作用。同时,公园内各大场馆园区还具备教育、美学、娱乐等功能,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可以形象地举例,一个美国家庭来到中央公园不仅可以在森林湖泊环绕中度假,还可以游览动物园、参观博物馆、进行体育健身,甚至可以一边听着流行巨星万人演唱会、一边欣赏在山坡上悠然吃草的野生羊群。

2、绿化景观和大型公园内修建下沉机动车通道。由于中央公园规模巨大,园内交通不能仅仅依靠步行,作为补充在绿树环绕中还修建有下沉的机动车道作为快速线性通道。这一创新的做法使得出游快捷安全和景观和谐完整达成统一,城市之肺只有呼吸通顺、血脉畅通,才能焕发出绵延世代的生机与活力。

3、公园道下沉连通全市各个景观和主要社区。借鉴中央公园做法,纽约市各个小型广场或街心公园都建有步行道和下沉机动车道,同时所有道路实现互联并连接周边社区。

(二)生态隔离网簇拥的国际化大都市芝加哥

1、城市绿化景观层层环绕成为多圈生态隔离带,带带之间通过绿道或景观道串连成为簇拥全城的生态隔离网。1909年芝加哥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以现有的园林绿地、湖泊、水系和森林资源为基础,依托东部密歇根湖建设大型连续完整的湖滨绿地。在城市内部建设围绕中心区外缘、贯穿城区中部、防护城市边缘的三大绿化圈层。这三个圈层通过林荫大道,园林大道与湖滨绿地串连,建设尺度由内向外依次增大。

2、在城市内部确定中心、走廊、绿色空间,用走廊连接中心,用绿色空间做生态隔离。2005年《大芝加哥都市区2040区域框架规划》中定义了5类中心(全球中心、大都市中心、社区中心、镇中心和村中心)和4类绿色空间(农田、开放空间、水资源和绿色廊道),中心为发展区,绿色空间为禁建区,中间由绿色景观环绕的交通走廊连接。

3、公共绿色系统网络作为城市组成要素,需要广泛的公共参与。生态保护不只是依赖传统的公共保护方式,私人机构、基金会、无政府组织都积极参与到绿色空间的保护和开发中。专业设计师和项目协调者还采取社区会议、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等形式来引导当地居民加入到开放式绿色空间的构想过程。由此,积极的公众参与为开放式绿色空间赢得更多的政治支持和公共投资。

(三)历经半个世纪建成的国家森林城市贵阳

从空中俯瞰贵州省贵阳市,有两条绵延数十公里的绿色长廊环绕全城,同时一泓碧水穿城而过流淌着勃勃的生机,这就是让贵阳人备感亲切和自豪的南明河与环城森林。两个环城林带的建设,一条母亲河的治理,贵阳市整整倾注了半个世纪的心血。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贵阳在城市的四周,开展了群众性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成了长约70千米、宽1~7千米的第一环城林带,形成了全国省会城市中独有的森林景观。到1979年,环城林带已有10万多亩,初步构成了环城林带的雏形。改革开放以来,贵阳加快了造林力度,第一环城林带的规划范围达到了29.3万亩。从2002年开始,全市投资超过1.9亿元,新造公益林30多万亩,启动第二环城林带建设,整个计划历时5年。2004年11月,第一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在贵阳举行,经专家组审定,国家林业局授予贵阳市全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截至目前,总面积132万亩的第二环城林带已经形成。加上第一环城林带,贵阳市总计形成了150多万亩的城市森林规模。

贵阳市在造林难度大的喀斯特地区进行环城林带建设,其科学合理规划、因地制宜搭配树种、创新营林机制、建立环保法庭和长期坚持生态市建设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王冰]

标签:生态 环线 建设凤凰湖北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