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之殇:围湖填湖造就高价湖景楼
4月15日,天气晴好,站在沙湖大桥上,举目四望,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像栅栏一样围住沙湖,把群楼连成线,几乎就是沙湖的湖岸线。曾经的武汉市区第二大湖,如今成为内环线上一颗混浊的泪珠。
沙湖位于武汉市武昌老城区东北部,东邻中北路,南至小龟山,西抵粤汉铁路线,北达徐东路,曾是武汉市区内环线内最大的湖泊,也曾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史料显示,明洪武年间,沙湖面积有将近万亩的规模。1900年,粤汉铁路的建设,将沙湖人为地一分为二,分别为“沙湖”(又称“外沙湖”)和“内沙湖”。到了90年代,为了修建长江二桥而拓宽中北路、徐东路,部分沙湖水面被填。而近10年来,随着友谊大道的修建和周边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一些单位盖办公楼,几乎填占了沙湖的一半水域。
一次次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沙湖,四面楚歌”——2011年7月下旬,网络上一则帖子火了,如气温一般高烧。帖子称:“武昌区沙湖周边工地繁忙一片……沿湖许多区域被填了,水域面积正在慢慢减少……”附着一幅照片,一名男子跪在沙湖水中,高举一块“市长,沙湖不能填”的牌子。该帖引来上万名网友点击,数百条跟帖回复。
去年春天,沙湖再次成为舆论热点,这次从网络转向大众媒体。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及本地媒体发出共同的声音:要沙湖,不要杀湖。
此次要杀湖的,是名为沙湖公园的公共建设项目。
2012年3月开始,沙湖周边的居民发现,渣土车往来又频繁了,渣土砖瓦等建筑垃圾和泥土被倾倒在沙湖中,每天都在蚕食着湖面,湖岸线又向湖中心推进了200米左右。
记者调查发现,填湖是为了建设沙湖公园。规划图纸上的沙湖公园并不需要填湖,而实际操作中,不填湖,沙湖公园就落不了地,名为“水岸国际”的房产项目把公园挤到湖里。
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水岸国际”7号地块所在的土地原本不是用来建商品房的,而是用于武昌区徐家棚三角路村城中村改造建设绿地的。根据《武汉市城市规划条例》第18条明确规定,法定图则一经批准,确需修改的,应当经报武汉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报批,并公示20天,还需要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公众的意见。但是武汉市水务局、沙湖周边居民都表示,这块规划用地规划性质改变时他们毫不知情。另外,虽然开发商获得了这个地块的使用权,但至当年开工之日都没有从规划部门取得建楼的手续。
围湖填湖造就高价湖景楼
目前沙湖沿岸除了办公楼外,水岸星城、金沙豪庭、梦湖水岸等多个商品房楼盘数年前已盘踞在四周。
去年11月,武昌中心片区商品房均价达到10473元每平方米,高居武汉市15个城区的榜首。而在去年前三个季度,榜首宝座一般是传统高房价区江岸和江汉轮流坐庄。从房地产网站查询可知,沙湖沿岸的湖景楼,为武昌中心片区的高房价贡献颇多,平均价格在11000元每平方米左右。
紧邻沙湖的金港苑小区是2003年开发的小区,不少业主选择在此安居就是看中了沙湖的美景——当年规划图上,连接小区和沙湖的是一块绿颜色:公共绿地。可是,现在这美景已经成了泡影!因为有更多、更贵的楼盘扎到了小区与沙湖之间。
金港苑小区的居民们说,湖越来越小,楼越来越多,怕是我们的子孙只能从照片上才能知道,自己家门口曾经有过这么一大片湖水。
作为武汉市内环线内唯一的湖泊,填湖盖楼是沙湖湖面缩小的重要因素。记者查阅《武汉市湖泊整治管理办法》,上面明确规定,湖泊水域线为湖泊最高控制水位;湖泊绿化用地线以湖泊水域线为基线,向外延伸不少于30米;湖泊外围控制范围以湖泊绿化用地线为基线,向岸上延伸不少于300米。湖泊水域和绿化用地除按照规划建设必要的市政公用设施外,禁止建设任何建筑物、构筑物。湖泊外围控制范围内土地的开发利用,应当与湖泊的社会公共使用功能相协调,预留公共进出通道和视线通廊。以此推断,记者走访的沙湖沿岸大量的商品房楼盘,都不符合上述要求。
数十年的垃圾围湖
20世纪80年代末,武汉的内沙湖周边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由此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都强迫“喂”给了内沙湖。武汉市洪山区水务局一退休干部介绍:2004年12月,当时内沙湖已经有专门的人24小时轮班把守,有一天晚上下雨,值班的人“偷了个闲”,结果内沙湖一夜之间倾倒来的垃圾多得令人惊诧,更为严重的是,附近有些村子甚至把“填湖经济”纳入村里的规划当中,内沙湖面积从最早的1275亩缩小到1994年的600余亩,而如今不足百亩。
10余年前,湖北大学沙湖之滨的琴园,柳岸湖堤、亭台水榭,捧一卷书,或坐于滨水的石条凳上,或半躺于堤岸的草地上,听水拍岸堤,看鱼戏水面,宁静致远,虽置身闹市,却犹处远郊,是不少学子的美好记忆。
10余年后的琴园,却是人敬而远之之地。身未入园,污水的臭味就已扑面而来。琴园园内,两个面积达数十亩的池塘油黑一片,水面上不停地泛着气泡,其中一个池塘大半被填,泥土和垃圾、树叶还在向水面延伸,池塘水面上的曲廊亭榭只剩下残迹。沙湖沿岸,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
政府直面公众质疑
去年4月11日,武汉市政府召开新闻通气会,首次正面回应沙湖水域遭建设项目侵占的相关报道。相关部门表示,内沙湖现已建成湖泊公园,面积不会改变。外沙湖正在新建湖泊公园,以保护湖泊形态和生态稳定。
武汉市水务局表示将严格审批和监督,确保3.078平方公里的外沙湖水域面积不减少。
政府部门承认,沙湖公园及其他一些涉湖公共设施的新建,却造成了临时占湖较多的现状。武汉市园林局表示会进一步优化公园设计方案,取消原设计湖中大部分堆岛,沿湖道路需占用湖面的地方要深化设计,尽量少占湖面。同时责成公园建设单位完善施工场地内各项设施,增派巡查人员,严防外来渣土进入公园,违规倾倒占湖。严格控制因建设需要临时占湖的范围和时间,坚决落实工完场清、退土还湖。
除沙湖公园外,还有中北路停车场工程、沙湖大桥工程、沙湖污水厂至二郎庙污水厂连通工程经审批允许临时占湖。武汉市水务局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涉湖项目的监管力度,督促相关单位加快清理临时占湖土方,施工完毕后必须立即恢复水面。
针对房地产项目违规建设问题,武汉市国土规划局表示,已通知开发单位,要求其在取得施工许可前,不得开工建设。
世界自然基金会淡水项目主任雷刚对政府的举措持欢迎态度。16日他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城中湖泊,我们要认识清楚沙湖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要牺牲掉这些主要功能。他认为沙湖是武昌中心城区雨季洪水的主要出路,东沙连通工程后,沙湖的防洪能力会进一步增强,但前提是不再填湖,保持湖泊现有水域面积。一定要在城市发展与湖泊保护间找到平衡点,如果平衡被打破,再次恢复将事倍功半。
雷刚一直很关注沙湖公园建设,“湿地生态系统是比较脆弱和特殊的系统,现在沙湖公园对湖岸景观的修复和建设没有采取过多的硬化措施,而是以漫滩的形式出现,是科学的做法,会有利于湖泊生态修复和功能修复。”
舍气势取精巧沙湖公园将开园
白墙黛瓦,亭廊台阁,曲曲折折的石板小径,环绕湖面。昨日,记者走进即将于五一开放的沙湖公园,尽管目光所及之处,仍是高楼替代湖岸线,但身边新植的香樟、毛竹和樱花色泽清新,还有水鸟不时鸣啼几声,为景助兴。
尽管被填压了很大区域,但这里仍将是江城最大的城中湖公园——沙湖公园。公园分为历史人文区、市民休闲区、人文艺术区、生态湿地区和运动森林区,5个区总面积300多公顷,相当于8个解放公园、10个中山公园,建成后将成为江城最大的城中湖公园。
为减少对湖面的侵占,沙湖公园建设于去年调整了设计方案,取消原设计湖中大部分堆岛,部分沿湖道路采用架桥方式,尽量少占湖面。承担沙湖公园设计的武汉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介绍,沙湖公园将形成新的“沙湖十景”,即琴堤水月、雁桥秋影、寒溪渔梦、东山残碣、九峰晨钟、泉亭松韵、兰岭香风、石壁龙湫、沙湖放棹和鸥岛浴波,取江南园林之精巧。
但这与昔日的大湖气势、自然景观相比,当是另一番天地了。
湖边拾贝
“护湖义士”王志铭
从小在沙湖边生活的王志铭对于沙湖有着特别深的感情。几年前,因为不忍心看到沙湖越填越小,他多次深夜只身拦停填湖的运土车,王志铭也因此被称为“护湖义士”。
“我记得小时候,冬天沙湖上结着很厚的冰,成群的水鸟在湖边的冰面上觅食,我和小伙伴们悄悄走近时,鸟群轰地一声飞起,遮天蔽日,非常壮美,那时候,沙湖的鲶鱼非常肥美,还远销香港,藕从湖里挖出来,就着湖水洗洗就可以直接吃。”王志铭说:“从80年代开始沙湖就一直在填,20年来就没间断过,往沙湖倾倒垃圾渣土的各种大小车辆,最多的时候一天有近百辆。”
野鸭带来好消息
2012年开始,内沙湖开始出现大批越冬野鸭。相关专家称,内沙湖之所以成为市中心首个“野鸭军团”栖息地,是因其水生态环境改善和完整的生态食物链。6年来,武汉市投入3000多万元启动内沙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清除湖底淤泥,截断排污口,种植各类植物100多种,包括荷花、睡莲、香蒲等10余种水生植物。为完善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链,水务、园林部门还放养3.42万尾鱼苗,其中包括专吃浮游生物的白鲢,吃杂草的鲤鱼、鲫鱼,吃藻类等微生物的蚌、螺蛳等。
据了解,内沙湖公园全园硬铺装面积仅占公园总面积的1.5%,是名副其实的湿地公园,这在全市中心城区40个湖泊改造中绝无仅有。
外沙湖位于东经114°19’40" 北纬30°34’7"
水域面积3.08平方公里
内沙湖位于东经114°18’36" 北纬30°33’55"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