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被列入智能城市建设典型城市 7位院士解读
昨日,有7位院士参加的“智能城市研讨会”在汉举行。本报记者傅坚摄
7位院士在汉描绘“智能生活”
武汉市被列为智能城市建设6个典型城市之一
更多的人上班不一定非得去办公室;怎样的环境住着最舒服,房子知道;驾车在路上,就能知道哪里有停车位……昨日,《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战略研究》(以下简称《智能城市》)项目研讨学术会在汉举行,7位与会院士和部分专家共同描绘了未来的智能生活。
《智能城市》项目组专家分析认为,智能城市建设是解决中国城市化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仍将快速发展。
该项目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项目组立志把我国城市打造成更加智能的新型国际化都市,武汉市是中国工程院该项目选取的6个典型城市之一。
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智能城市》项目组包含12个课题,分别针对城市发展的各个重要方面,包括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管理;城市规划与交通;能源电网;制造设计;知识中心;信息网络;建筑家居;医疗卫生;城市安全;城市环境;商务金融;数字测绘等行业领域。
昨日,7名院士和部分专家分别在会上为“智能城市”作了最新的报告。
居住
根据人体舒适度调节环境
清华大学教授石文星在课题“智能建筑与家居”中提出,建立基于舒适感的建筑环境控制系统。
该系统在选择“舒适”模式后,决策器再调节出舒适的环境参数,包括空调、照明、遮阳、通风等多功能集成,而不仅是一个固定的“25℃”。
环境
GPS定位跟踪固体废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何前锋在“城市环境”课题中表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在线监测、实时发布、预警预报系统已初具规模。
据了解,我国已建成356个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利用物联网对15000多家重点污染源实施了自动在线监控。物联网技术也将利用GPS定位全程监控和跟踪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危险化学品。
上班
居家办公CBD将会“空置”
在课题“智能城市空间”中,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提出,目前我国大城市还在孜孜不倦追求和建设的那种集中大量高层摩天楼的CBD,将会不适合需要而“空置”。
集聚往往是工业时代城市产生效益的重要条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零距离的信息传递,依靠快速交通的人和货物流通可以比较自由地、分散地分布在广大的地域范围。居住与工作地点的空间关系也不必拘泥于距离的远近,而仅仅决定于公共交通的通达。人们可以选择更加优美的地点工作和生活。
当城市的白领选择居家办公,那么将大大减少车辆的出行,车尾气排放和办公楼能耗都将减少。
驾车
司机能预知目的地实时情况
课题“智能城市测绘地理信息”是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市信息测绘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究的项目,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分析、三维空间可视化等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为智能城市提供物质基础。
大地测量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宁津生报告中说,目前该项目已经形成静态形式,而将来的智能化地测信息还能够提供动态的及时信息。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车载导航,例如驾驶员要行驶至某停车场,打开导航后,除了能够得到道路实况,还能预知停车场的是否有空位、空位在什么位置。
什么是智能城市?
IBM公司在2008年底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智慧城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即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能式管理和运行。目前,这一战略已经得到了各国的普遍认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被公认为未来社会发展大趋势。
2009年8月,IBM在发布的《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中,为中国量身打造了六大智能解决方案:智能电力、智能医疗、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供应链和智能银行。这些智能解决方案,已陆续在我国开展工作。
不少院士、专家提出,我国发展现状与国外有很大区别,在概念上,“Intelligent City”(智能城市,简称iCity)比“Smart City”更符合我国国情。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