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武汉第一高楼还想穿多少“内增高”

2013年06月07日 17:46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2月26日,绿地集团武汉公司人员证实,正在兴建的中国第二、世界第三高楼――606米武汉绿地中心,目前正计划更改规划进行拔高,很有能超越632米的上海中心,成为中国第一高楼。(2月27日中国新闻网)

古人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606米的高度,即便在今日,也足以令建筑界心惊胆战,竟然还要“规划拔高”,真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早在2009年,就有数据显示说,我国高层建筑近10万幢,其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1100多幢,而各地为争当“第一高楼”仍暗战不休,这个数字一直在不断被刷新。中国人对“高楼”的爱好,以下数字可为佐证:全球排名前15座的高楼中,9座生在中国。

606米超高层建筑为何还要穿上“内增高”?湖北大学商学院肖德教授一语道破天机:一方面是当前楼市不景气,开发商希望以此吸引“人气”;另一方面,武汉三镇发展日趋同质化,武昌滨江商务区拟以606米高楼为基础,打造武汉规模最大的现代服务业综合体,而一江之隔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汉正街正在整体搬迁,拟建设一座666米超高层建筑,打造世界级滨水旅游商贸区,正对岸的江岸区,又规划建设一座707米高楼,并以此打造汉口沿江商务区――大家都高得不知所云了,你还好意思那么“矮”吗?

建筑的高度,不是取决于地理区位、土建规律,而是取决于经济形势,这本身就是异常吊诡的事情。这些年,“危楼”上的危机不断显现:高楼林立带来的“城市峡谷效应”逐日凸显,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吸收并反射大量阳光,导致周围的温度比其他区域更高;而光污染更会误导鸟类的作息与迁徙,在美国,每年有上万只鸟类因此而死;在地沉方面,过去10年来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已令上海地表不堪负荷,陆地沉降现象日益严重,平均每年下沉1.5厘米,已经影响到地铁和高楼建筑的结构;在消防安全方面,譬如上海金茂大厦曾做过一个试验,请一群身强力壮的消防队员从85层往下跑,最快跑出大厦的一个队员花了35分钟,而火借风势,30秒内就可以从第一层到达第三十三层――如此推算,一旦火灾,楼外逃生的几率近乎为零……

即便单纯从经济角度考量,如果没有足够的后续支撑力,维持超高层建筑的日常运营都很困难,而“断炊”的风险又势必转化为现实的“资本黑洞”―― 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安德鲁?劳伦斯在1999年提出“摩天楼指数”(Skyscraper Index)概念,研究发现经济衰退或股市萧条往往都发生在新高楼落成前后。

早在1873年,英国曾建造了“高达”269英尺的早期摩天大楼米德兰大旅馆,当时英国建筑师们开始梦想着欧洲必然将从摩天大楼的摇篮变成圣地。遗憾的是,维多利亚女王认为摩天大楼粗俗的外表影响了伦敦天空的优雅,颁布了高层建筑法令,终结了英国的摩天大楼运动。此后,欧洲的其他国家也纷纷出于各种理由限制摩天大楼的发展。而据“2011中国摩天城市排行榜”调查指出,当今中国正在建设的摩天大楼总数已超过200座,这一数量相当于今天美国同类摩天大楼的总数,四五年后中国的摩天大楼总数将超过800座,达到现今美国总数的4倍。

在诸多国家开始对摩天大楼惴惴不安的时候,我们却在给高楼、超高楼不断穿上“内增高”,在政绩与面子的魔咒里,不肯“放低身段”从高层崇拜回归稳妥现实。也许,第一高楼“试比高”的狂热,提醒顶层设计是到了出台“限高令”的时刻了。

 
[责任编辑:邓兰天] 标签:高楼 武汉 想穿多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专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