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布衣参事”陈勇捐美国老杂志 美国记者书写老汉口

2013年07月21日 08:54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蒋太旭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95年前的汉口租界区陈勇供图

昨日,市民陈勇向武汉商业博物馆(筹)捐赠了一本95年前的美国《Harper's Magazine》(《哈普》)杂志。杂志以《中国芝加哥》为题,对百年前的大汉口商贸及经济地位,进行了图文并茂的描述,留下了珍贵史料。

《Harper's Magazine》是美国著名杂志之一。陈勇捐赠的这期杂志为“1918年10月号”。在这本杂志中,编者用9个页码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芝加哥》的文章,作者署名“Walter E·Weyl”。

这篇文章记录了作者当年从“上海溯江而上到汉口”,所看到的大汉口面貌及繁盛的商贸景象。“汉口在全国商品市场所处地位,可与芝加哥在美国地位媲美”。作者在文章中称,“汉口的活力和繁荣是可以看得出来的”。“长江流域资源中的大部分通过商品流通的方式流向了汉口”,“汉口港的船可以直达利物浦、海参崴、里约热内卢”。

在文章结尾,作者预测汉口“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这座城市必然会成为中国的工业和商业中心,成为中国的芝加哥、中国的匹兹堡、甚至中国的纽约”。 

据悉,陈勇捐赠的这本杂志为目前所发现的唯一一本以《中国芝加哥》为标题重点介绍武汉的英文杂志。配文所刊载的5幅百年前老汉口影像也非常珍稀。

陈勇是一位基层城管队员,是首批受聘的武汉市政府“布衣参事”。热爱读书和收藏的他对武汉的人文历史颇有研究,发表过论文及文章200多篇,数项建言献策为政府采纳。陈勇介绍,这本杂志是他托一位朋友从国外淘得。他说,武汉是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建议武汉商业博物馆关于近代商贸史的展现应有全球视野,并表示商业博物馆建成,他愿意做一名义务讲解员,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武汉的商业辉煌与成就。

 
[责任编辑:曹镝] 标签:汉口 杂志 美国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专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