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武汉昙华林拜汉绣艺人为师 黎巴嫩女子变身洋绣娘

2013年07月31日 09:37
来源:汉网-武汉晨报 作者:苗剑 詹松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原标题:学汉绣的“洋嫂子”

26日,赛玛哈随丈夫工作的再次调动离开武汉,在武汉生活的最后这三个多月里,她如愿完成了“朝服”和“小花鸟”两幅汉绣作品,并将把它们带回法国,作为在武汉生活和学习汉绣的纪念。

43岁的赛玛哈来自黎巴嫩,2008年因丈夫(法国人)工作调动,她与两个女儿一同随丈夫来汉。赛玛哈除了在家附近的一所幼儿园做兼职外教外,业余时间非常喜欢做手工活。

去年她初次来到昙华林,无意中接触到汉绣,立即心生向往。今年4月,她再次来到昙华林肖兰刺绣馆(原清末北洋水师官员翁守谦的故居),向绣坊主人诚恳地拜师学艺。作为汉绣文化传人的肖兰,见这位红发高鼻、有一定手工功底的外国女士如此钟情传统汉绣艺术,欣然接受了她,并向人介绍:“这是我第一个洋徒弟”。

由于传统汉绣费工费时,赛玛哈在幼儿园的外教工作之余,争取每天从光谷三环线附近的家里赶来昙华林请教汉绣老师,直至两件汉绣作品完成。

赛玛哈表示,如今都市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她更喜欢“慢生活”,在闹中取静的昙华林里体会汉绣带给她这样的生活情趣。

离开武汉前的事情很多,但令赛玛哈始终挂怀的还是汉绣学习,并最后向肖老师请教动物的绣法,准备将家人的生肖(兔、马、鸡、狗)一一绣出来。为节省路上所花的时间,她购买绣绷、绣线、绣布等汉绣装备在家赶工,赛玛哈的丈夫和女儿都非常支持她这项特殊的“工作”。临行前,她还推荐了另一位来自乌克兰的朋友做肖老师的徒弟,希望越来越多有着共同爱好的外籍友人,走进精美的汉绣世界。

 
[责任编辑:魏玮] 标签:赛玛 昙华林 丈夫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专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