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湖北荆门矿区频发大规模地陷 专家称多为人为危害

2013年09月10日 07:28
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作者:张勇军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原标题:岩溶地区地陷灾害多是因为人祸

昨天,本报报道荆门城郊石膏矿采空区33次大面积塌陷,被各大网络媒体广泛关注,也引起了网友和本报读者热议。

近年全国各地频频地陷,相关报道常见报端。地陷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本报记者专访中南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龙雄华,揭秘引发“地陷”多种奥秘。

为何地陷较为频繁?龙雄华认为,地陷一直存在并非现在才有。地陷灾害中,既有天灾,也有人祸。近些年,人类建筑活动频繁,采矿增多,破坏了地质本身的应力平衡,加速了地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龙雄华把地陷成因归结以下五类——

一是矿区地陷,这在矿区发生较多。现实中存在野蛮采矿,偷采、乱采现象,对采空区没有进行回填,直接导致采空区塌陷。

二是地下建筑塌陷,主要出现在地铁、人防工程上。施工方若采用明挖、暗挖时,使用的支撑器并不牢靠,易导致塌陷。

三是地下管网塌陷,主要由地下管网渗漏所致。若箱涵渗漏,水流掏空管网周边的泥土,出现地表空洞,即可造成地陷。

四是岩溶地面塌陷,这类地陷主要出现了岩溶地貌带,武汉较多,如武昌白沙洲地区。武汉从北到南有3条石灰岩带横跨长江:北部从汉口岱家山、谌家矶过江到武钢,长约10公里;中部从汉阳十里铺、龟山、蛇山到武大等,长约30公里;南部的一条从汉阳太子湖,穿长江到武昌武泰闸、陆家街等,长约35公里,宽约四五公里。此前,武昌白沙洲地区发生地陷,均位于南部一条石灰岩带。武汉地下水丰富,石灰岩部分溶解后易形成溶洞,很容易地陷。

五是自然塌陷,主要集中云南、贵州、等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强的地区。溶洞风化、地下暗河长期冲刷,会造成溶洞顶板变薄,最终顶板承受不起地表压力产生地陷。

龙雄华认为,岩溶地区塌陷,更多是人祸。施工方打桩、钻探,破坏了岩溶地区原有的平衡,却没采取措施治理,就出现塌陷。他提醒,在城市建设中,特别是地铁、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在岩溶地带一定要做好钻探施工预案,做到及时回填,以防诱发安全事故。

事件回顾:

湖北荆门频地陷留数十天坑农民恐惧不敢下地劳作(图)

 
[责任编辑:胡晗] 标签:荆门 地陷 凤凰湖北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专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