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武汉首批商品房卖给万元户 “地契”记载每平卖200元

2013年10月09日 08:52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田立平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原标题:

  武汉首批商品房“生”于1983年

  卖给第一批万元户和经商弄潮儿,售价在200元—600元/平方米之间

武汉市房管局保存的不同时代的地契、买房凭证、租房契约。本报记者田立平摄

商品房土地使用70年到期后怎么办?最近,这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话题。记者昨日从武汉市房管局获悉,改革开放后,武汉最早的商品房诞生于30年前,在武汉市房管局档案室,完整保存了清朝光绪年间、民国、共和国等武汉各个时期的“地契”,记录了武汉房产契约变革史。

记录

光绪二年的“地契”很详细

光绪年间薄如蚕纱的布政使司官契、清宣统时期土地印契、民国时间的验契凭照、抗日战争期间的土地执照、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土地房屋所有权凭证……这些记录着近现代私人土地房产变迁的凭证。

武汉市房管局介绍,目前年代最早的是光绪二年(1876年)由布政使司出具的鉴证契约,距今137年,在这张“布政使司官契纸”上,有买卖双方姓名、土地位置、用途、价格等,十分详细并且没有对使用年限作出规定。

估值

成交价格时值8万两,具收藏价值

曾经是古代土地制度的重要凭证,现在则像书籍报刊一样,都是时代进步的记录者。虽然如今早失去凭证的作用,不过,对于喜爱地契收藏的人来说,则有一定的价值。

光绪二年的这张“布政使司官契纸”显示,济生善堂公产购买坐落于土垱城垣的一块墓地,经完税补领的印契,时值价银库平88960两。(库平两是清朝的金衡单位,简称两)。

武汉收藏家协会秘书长万健表示,成交价格数目不凡,说明当时购买人实力不凡。史料显示,汉口商绅在1866年集资在土垱(前进一路至五马路附近)修建济生善堂,办理救生红船、施棺施药、创办义学等慈善公益事业,因当时规模较大,远近闻名。

万健说,一般地契年代越久越珍贵,反映当地土地的买卖状况和管理政策,有一定的历史研究和收藏价值。

现状

30年前首批商品房卖给了万元户

事实上,武汉房管局档案室成列房产交易的契证,也是住房改革的重要见证。在1950-1960年间,“土地房屋所有权证”的颁发,要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审批、核实,市长、副市长签署才能生效。

而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第一批商品房是台北西村商品住宅楼,是1983年武汉市统建办(武汉地产集团前身)开发建设的,当时的售价在200元/平方米—600元/平方米之间,当时的销售对象是下海经商的弄潮儿和第一批万元户,细算下来,武汉市最早的商品房距今也才30年。

相比于之前的人工备案,现在,武汉商品房销售全部联网,房屋产权信息上网可查,既保护了产权,也更方便交易。

■相关背景

1992 年,武汉房改方案出台,推出了“二元三类”的住房供给体制——高收入者通过市场获取商品住房,中低收入者通过政府帮助以经济适用房的方式获取住房,低收入者通过廉租住房园安居之梦。1994年开工、1995年建成的江汉区红光小区,成为武汉乃至全国首个经济实用房小区。

 
[责任编辑:周艳] 标签:凤凰湖北 武汉 商品房 万元户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专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