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湖北“算盘博物馆” 最早的“算子”距今3100年
原标题:走访湖北省唯一的“算盘博物馆”
带您看看算盘的“前世今生”
田东屏(女)正在给记者展示古代算盘的算法。 记者何晓刚摄
中国最早的算盘何时出现?除了算盘,中国还有哪些算具?昨天,记者走访了湖北省唯一的“算盘博物馆”——湖北经济学院计算工具陈列馆。该馆展馆部主任田东屏为我们讲述了算盘的“前世今生”。
十余颗“泥巴丸子”
最早的“算子”距今3100年
在陈列馆的第一个位置,陈放的是十余颗“泥巴丸子”。
“别小看了这些丸子。”田东屏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的“西周陶丸”。我国的先民最早用“垒石”和“摆枝”计数,新石器时代晚期,它们逐渐被数字符号和文字记数取代,演变为“珠算”(珠为算子) 和“筹算”(筹为算子)的两大体系。
“1978 年,在陕西岐山凤雏出土90粒陶丸,经碳14放射鉴定,其年代为公元前1100年左右,相当于周文王时代前后。”田东屏说,当时,算术界对此陶丸的用途说法不一,最后,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珠算史专家李培业结合古籍《数术记遗》的记载,提出陶丸系西周计算工具之说。
青、黄、白三色陶丸与《数术记遗》以及甄鸾注解中所述的13种计算工具中的“三才算”算珠颜色吻合,类似于公元元年前后“罗马算盘”这样的计算工具。
中国古代有13种算具
“珠算”是现代算盘的雏形
“除了算盘,我国古代还有另外12种算具。”田东屏说,南北朝时期,北周汉中郡守数学家甄鸾注释的《数术记遗》一书记载了14种算法,分别为:积算、太乙算、两仪算、三才算、五行算、八卦算、九宫算、运筹算、了知算、成数算、把头算、龟算、珠算、计数(即心算)。
“除第14种无须计算工具外,其余13种算法均有算具。唐宋以后,所述13种计算工具基本失传。”田东屏介绍。
1992年,陕西汉中市一名银行经济师程文茂在中国珠算史研究会副会长李培业教授的指导下,将失传的古代13种计算工具全部恢复成型。其中的“珠算”就是现代算盘的雏形。
“这些模型都是根据书中的简短描述复原的,至于各个算具的算法,基本都失传了。”田东屏说。
《清明上河图》里画着一把算盘
最早的算盘出自唐代
“中国的算盘最早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对于这个问题,田东屏的答案是:学术界对此颇有争议,但较多的说法是出自唐代。
“现今中日两国学者认为,随着对古代算具乘除法的改进,至少到唐代已经出现了算盘。”田东屏介绍,算盘最早“亮相”是在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里。画面左端绘有“赵太丞家药铺”,柜台上摆放有一把五档算盘。
“也有人说那不是一把算盘,而是钱板。”田东屏说。
不过,有文物证明的是宋代算珠实物。该算盘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1927年在河北巨鹿故城三明寺旧址发掘。这把算盘算珠是木质的,呈扁圆形,直径2.11厘米, 有孔,与现今通用的算盘珠大小相仿。如今,湖北经济学院计算工具陈列馆里还存有一枚这样的算盘子。
文房四宝配上算盘
中国最早的“笔记本电脑”
在湖北经济学院计算工具陈列馆,存放着很多明、清时代的算盘。其中,“文房四宝算盘”最有特色。
该算盘外形像一个小盒子,打开后盒子盖上可以放笔墨纸砚,盒子里有一把算盘,盖上盒子后,可以随身带。
“这把算盘是清朝中期的。”田东屏介绍说,这是学校向山西晋商的后代收集的。过去人做生意,可以带着这把“文房四宝算盘”,打开后可以一边算账,一边记账,就好比今天的“笔记本电脑”。
婴儿“抓周”必有算盘
算盘文化深入中国民俗
几千年来,算盘逐步进入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形成了一系列算盘语言和算盘文化,出现在民间俚语、民间文学、民间戏曲、民间歇后语、民间习俗、民间谜语、民间楹联和民间饰品等各个领域。
自古以来,算盘总是用来算钱的,也正因为如此,算盘通常被中国人用来寓意招财进宝。比如说,人们时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当然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
民间俚语:算盘一响,黄金万两。
民间歇后语:会计的算盘——天天打;念口诀打算盘——又唱又打;潜水艇里打算盘——(老谋) 深算;飞机里打算盘——空算;算盘的命——不怕打;和尚庙里打算盘——庙(妙) 算。
民间习俗:中国民间关于新年的习俗较为繁多,其中就有“大年初一打算盘”,是指大年初一的清早就必须起来练算盘,即便是襁褓中的婴儿,也要由大人手把手地让他的小手指去拨弄几下算盘珠,寓示今年财路亨通、神机妙算。而婴儿“抓周”的物件里一般都有算盘。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