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大武汉”躁动 25年一觉复兴梦


来源:《决策》

人参与 评论

策划人语武汉正在发生大变化。 大建设、治庸风暴、打造最优投资环境、推出“城市英雄”、建设概念性城市新区、城市功能转型升级、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一连串看似不相及的事情,如果鱼贯而出,以某种姿态接踵而至,

虽然只是个称号,其背后却是城市竞争的大戏。在这个舞台上,被公认为“东方芝加哥”的武汉,会稍许有些尴尬。

一个在区域经济学界普遍提及的比喻是,中国东部海岸线如一张弓,长江就像一支箭,之前的说法是“弓有多强,箭就能射多远”。后来,这一说法悄然改变成“弓再强,也要看开弓的力有多大。”因此,扣弦的着力点——武汉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推进十年,在西部优厚政策的引力下,直接投资西部的“蛙跳式”产业转移风生水起。于是,“扣弦的点”已经由武汉向西移,转而是上海与西部长江上游城市“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的默契配合了。虽然武汉海关大楼的钟声依然洪亮,但已非当日与大上海并称时的武汉了。

5月初,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一个20万平方公里的新经济生长点正在崛起。这又为以武汉为顶点的长江中游地区冲击中国区域经济“第四极”增加了变数。放眼国内,与“中三角”展开竞争的,就是成渝经济区。

首先,从单一城市圈来看,长江中游地区的3个城市圈,都还不足以凭自身能量笑傲江湖。2010年,武汉经济圈的总体实力是8000多亿元,长株潭3+5城市群是10000亿元左右,环鄱阳湖经济圈只有5000亿元。

同期,成都市加上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的总量,达到12000亿元。排在前面的长三角与环渤海城市圈的经济总量都在6万亿元之上;珠三角不包含港澳在内的核心成员就已经突破30000亿元。

因此,不管是武汉自身还是长江中游地区的城市圈,要参与新一轮区域经济的“跑马圈地”,必须在3个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经过叠加整合之后, 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战略。统计数据显示,长江中游地区三个城市群相加的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能够与成渝经济区一较高下,冲刺“第四极”。

其次,“中三角”的形成,已经具备客观基础。早在2003年,就有“中三角”概念的提出。在2010年最新的国家“十二五”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武汉、长沙、南昌同属长江中游地区的范畴。

这一区域不仅有长江的天然联系,而且将武汉、长沙、南昌以及20多座中等城市串联起来的环形高速公路、高铁动车,都已经贯通。另一方面,从定位上来说,“不管是‘两型社会’,还是生态经济示范区,两者具有内在联系,完全可以相互整合、互相促进。”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对《决策》分析说。

因此,“把长江中游地区三个‘一小时经济圈’整合成一个‘三小时经济圈’,是可行的。”秦尊文说,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外,长江中游城市群能够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

4月26日,李鸿忠率领湖北省党政代表团赴湖南考察,在湘鄂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李鸿忠提出应合力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此举被认为是启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一次重要接洽,组建跨省区的超大型经济圈的发展动向,已经很明晰。

从本质上来讲,“中三角”的影响力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武汉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如果武汉能够发挥上海之于长三角的引领作用,“中三角”就会水到渠成。由此,我们期待大武汉在自身求变的同时,能够与“中三角”实现真正的互动。

“老大”城市回归

■本刊记者徐浩程

当下,沉闷的武汉被搅动得风生水起,它的梦想也随之变得更大。

如果将视野放宽就会发现,当下怀揣“复兴梦”躁动的城市不独是武汉。沈阳、南京、西安等这些曾经引领中国城市的榜样、曾经失落的“老大”城市,似乎先后迎来复兴的曙光。

这圆了众多人心中的情结。

但武汉、沈阳、南京、西安等城市是在跳出城市大起大落发展的怪圈,抑或只是进入了一个“政策兴奋期”?

老大的幸福时光

“三级跳”是目前武汉政界的一个热词——过去3年,武汉GDP连续跳过了3000亿、4000亿、5000亿三级,达到5515.76亿,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跃升至第六位。

这之前,武汉GDP在1998年突破1000亿后,用了7年时间突破2000亿——在2005年达到2238亿;用了2年突破3000亿——在2007年达到3141亿。

速度与数据背后是武汉跳动的梦想。

2011年湖北省“两会”上,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提出,“十二五”期间武汉要实现更大程度的跨越,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此将授予武汉市以省一级的管理决策权限,并对武汉释放所有省级政策空间,在政策机制和管理权限上的“省市一体”,为武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

此后不久,武汉在市委全体会议上以《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努力开创武汉科学发展新局面》的主题报告,“回应发展的机遇、复兴的大势、历史的瞩目和深沉的寄望”。4月7日,《长江日报》开始连续刊发《励精图治、复兴大武汉》的系列评论,“十二五”开局也被武汉定位为“再创辉煌的历史新时期”,并号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复兴大武汉”。

武汉只是“老大”城市集体躁动的一个例子。在此前后,南京、沈阳、西安等一批既“老”且“大”的城市先后发力。这些城市与改革开放后勃兴的大连、苏州、青岛、无锡、宁波等新贵城市相比,是当之无愧的“老”城;因为计划经济体系与城市发展模式,让它们也是动辄几百万人口的“大”城。这些城市有过辉煌, 也曾陷入过与新贵城市的口水战,苦苦挣扎,分外纠结。现在,即便部分城市在经济体量上尚未超过新贵城市,但在城市竞争中,都开始扭转劣势。沈阳与大连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2000年前后,大连通过经营城市,建设“大大连”迅速崛起,而此时沈阳还陷入老工业基地的泥潭中。因为沈阳的衰落,“辽宁振兴靠谁?沈阳还是大连?”此类问题在2003年前后甚是流行。但在2007年,沈阳在经济总量上一举反超大连;2010年4月,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1年,沈阳在其“十二五”规划中更是将“东北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调整为“国家中心城市”,先大连一步。

在长三角,尽管与苏州、无锡等城市的经济总量尚有差距,但南京当地政界人士和学者们普遍认为,“南京近年来城市变化巨大,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城市功能和科教资源上,南京远高于苏州、无锡等长三角城市。曾先后主政苏州、无锡的杨卫泽调任南京市委书记之后,凭借他对三座城市的深厚洞察,杨卫泽雄心勃勃地提出,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城市和长三角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和定位是带头,要实现带头就只能是第一。

政策、官员、大工地

“老大”城市的复兴有其客观经济背景。

“2008年扩大内需政策实施以后,这些城市巨大的人口正在逐步转化为巨大的消费市场,让这些城市的发展得到了强劲的支持。”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向《决策》分析道。

在消费市场之外,“老大”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与内需政策有着某种匹配。“内需政策刺激了基础设施大量开工,以及以汽车为代表的产业发力。这就使得汽车、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效益明显提升。”华中科学技术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徐长生告诉《决策》。恰恰是武汉等“老大”城市得益于计划经济的产业布局,在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上占有明显的优势。随着这些产业的复苏,“老大”城市明显摆脱了此前的经济困境,沈阳尤为明显。

相对经济大势,“老大”城市复兴中更让人瞩目的共同点是政策、官员、大工地。

随着中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大中小城市并举转向优先发展大城市,“老大”城市相对新贵城市而言更容易得到政策上的倾斜。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魏玮]

标签:武汉 复兴 躁动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