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汉”躁动 25年一觉复兴梦
策划人语武汉正在发生大变化。 大建设、治庸风暴、打造最优投资环境、推出“城市英雄”、建设概念性城市新区、城市功能转型升级、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一连串看似不相及的事情,如果鱼贯而出,以某种姿态接踵而至,
对武汉来说,不管复兴的路有多长,大武汉的核心始终是人,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观念解放的干部队伍,二是企业家群体,三是高素质的市民。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不同群体。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产业支撑,一流的产业由一流的企业集聚形成,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企业家引领。因此,大武汉回归的首要在于企业家群体的突起。
向企业家鞠躬
4月18日,“武汉市企业家活动日”举行,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亲自参加。活动一开始,阮成发主动站起身,向所有与会的企业家鞠躬。记者梳理《长江日报》上公布的企业家名单发现,真正有重大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家数量,还是相对较少。这是武汉多年来的一个客观事实。
其实,不仅武汉如此,所有经济欠发达地区,都面临企业家资源稀缺的短板。正因如此,在采访中,所有受访者在分析武汉如何实现真正复兴时,都不约而同地重点强调企业家的作用。
从纵向来梳理,虽然大武汉在近现代历史上拥有很高的城市地位,但那些为民族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大企业家之中,似乎很难发现武汉人的名字。从横向对比会发现,当前正活跃在中国经济舞台上的一大批重量级领军型企业家,我们还是很难找到武汉人的身影。
“在东湖高新区,只有一家产值超百亿的企业,但是作为一家国有企业,董事长贡献再大也不能说是自己的。”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光分析说,深圳、青岛、宁波、无锡、苏州、大连、佛山等新兴经济城市崛起和赶超武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企业家的兴起。比如青岛有名扬海内的“五朵金花”,深圳有华为、中兴、招商、平安、万科、腾讯,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响当当的企业家领袖。
实际上不用看太远,这样的企业家明星,在武汉周围各省市中,都可以找到。
武汉的南边邻居长沙,其工程机械制造产业的原有基础,远不如武汉雄厚。但长沙有梁稳根、詹纯新、何新华,以及向文波等一批领军型人物,引领长沙向“工程机械制造之都”挺进。
一个简单的数字对比,就能说明一流企业与一流企业家的重要性。武汉原有的著名企业武重、武锅、长动3家企业重组成为武汉重工集团,合并起来2010 年的销售额才30多亿元。同为中部的长沙三一重工、中联重科,2010年销售收入双双突破500亿元,武重与它们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同样是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三者比较后会发现,武汉东湖一方面不像北京中关村那样,有联想、方正、紫光、百度、搜狐、新浪等知名企业;另一方面,也不像上海张江那样,有200多家世界500强研发中心。湖北当地学者和媒体调研后发现,虽然武汉每年培养的高科技人才高于上海,但进驻武汉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却很少,这明显是一种悖论。
因此,有专家称,武汉就像是一个企业的“围城”。城外的企业可以冲进来,城内的企业难以冲出去。对此,“点子大王”何阳道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 由于武汉夏天出了名的热,武汉的饮料销售额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按此推理,武汉发展空调业的条件似乎很充分。但是,武汉的空调品牌却没有走向全国市场,武汉至今还找不出一家与海尔、格力、美的并驾齐驱的空调企业航母。
企业家的缺失,直接导致武汉众多优势只能体制内循环,无法发挥作用。一个典型例子是武汉的科技优势无法与当地产业进行配套转化。李光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纺织大学的徐卫林教授发明了一项全新的纺织技术,被誉为是“纺织行业的一次革命”,但在武汉竟然找不到一家企业能够将其转化成产品,最后被山东如意集团买过去,仅用3天时间就拿出转化的成果,创造了几十亿的产值。更具意味的是,如意集团反过来再回到武汉,把自己生产的全世界最轻薄的纱巾,捐赠给武汉纺织博物馆。
冲破“天花板”
“为什么我们留不住马云?”曾成为上海的热门问题,武汉需要同样的反思。
汉正街曾经诞生过中国第一批商贸流通领域的小老板,但是武汉没有像南京那样,生长出中国商贸流通领域的大哥大——苏宁集团。汉正街更是没有成为与义乌小商品市场并驾齐驱的交易中心。虽然现在有汉口北商贸流通枢纽的崛起,但是其真正的操盘手,却是浙江人,是义乌人。
实际上,不管是本土能人型企业家还是外来植入型企业家,武汉都很少。而且在企业数量或是体量上,都与武汉这座城市本身的体量不相称。
武汉为什么企业家资源不足?只有找到制约的天花板,才能打破阻碍企业家竞相涌现的瓶颈。
首先,在国有企业一枝独秀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在利益左右搏弈中艰难推进,在上升中还有体制困境。这在武汉已经成为一个长久的话题,其背后隐藏着有形或无形的多种制约。
其次,是企业家能够支配的资源少,尤其是具有一定技能和团队精神的员工队伍少。其主要原因是武汉每年的人才流失严重,根据《湖北发展研究报告2010》中公布的数字显示,2009年与2010年,武汉市高校毕业生连续两年都是25万人,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每年大约只有1%的博士生、4%的硕士生和11%的本科生留在武汉创业就业。“这与武汉的产业结构有直接关系,武汉的知识型就业明显不足,高科技服务业水平低,武汉的高技术还是集中在高技术制造业上。”李光分析说。
第三个关键方面,是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环境问题。武汉复兴需要打造一批产业“航母”,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汇集一片承载航母的“海洋”,这个海洋就是环境。
在4月6日的会议上,播出了一段投资环境案例的采访录像,让会议厅内近百位武汉市各部门“掌门人”如坐针毡:在一份反映审批难问题的报告上,市领导写下感叹,从审批到完工最后要花上29个月,真是难于上青天!武汉邮科院准备盖一栋研发大楼,但跑了多个部门,审批一头雾水,最后一算账,从审批到拿到备案证,要花518个工作日、过77道关。而同样在南京,该院建大楼只花一个多月就审批完毕。
还是在这次会议上,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围绕环境问题举例说,武汉有13家五星级酒店,但组织稍微大一点的国际会议会展,就捉襟见肘,写字楼也没有一座真正能对接全球化经营要求和全天候服务要求的。在市级政务网上随机选择内资企业注册登记,成都承诺是5个工作日,杭州是3-5个工作日,武汉是25个工作日。
当时公开播放的全是武汉投资审批时限长、政府官员违法乱纪、承诺不兑现等“黑镜头”,这些都更加印证了新华社调研报告中的问题。“投资环境不优,已成为我市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障碍!”阮成发大声疾呼,“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大刀阔斧,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从根本上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努力将武汉打造成全国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程序最便捷、收费最低、效率最高的城市,让投资者和企业家安心、开心、快乐。”
《长江日报》曾专门撰文称“作为历史重商之都,武汉为什么缺少全国闻名的一流企业和企业家,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反思”。4月27日的《湖北日报》上,在综述湖北省党政代表团赴湖南学习考察时,着重分析认为“湖南速度”是从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中内生出来,并提出“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投资环境;要像每天洗脸一样,及时清除环境中的污垢。”
由此可见,阮成发向企业家鞠躬的一幕,意味深长,含义深刻。
冲刺“第四极”
■本刊记者王运宝
搅动、奋起,一股努力向上的冲劲,让外界强烈感受到当下武汉的力量。
站在2011年这样一个对武汉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来观察,我们不禁发问:群雄并起的时代,武汉能圆一个复兴武汉、回归国家中心城市的梦吗?
如果从武汉一座城市扩展到武汉城市圈,从武汉城市圈再扩大到长江中游城市群,2011年会不会成为“中三角元年”?“中三角”又能否成为中国的“第四极”?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