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的有机认证标准实施近一年 武汉难觅有机食品
原标题:成本高赚钱难武汉难觅有机食品
去年7月1日起,修订后的《有机食品认证标准》(以下简称新规)正式实施。近日,记者走访武汉各大超市发现,有机食品已难觅踪影,市场上有机产品骤减。业内人士称,按照新规生产的有机产品成本过高,而下游市场尚未完全打开,有机产品很难盈利,不少企业纷纷退出。
超市难觅有机食品
新规规定,20多个农残指标由“限制数量标准”变为“零残留”;认证机构颁发新标志防伪码,一品一码,应用在每个最小包装单位上等,被业内人士称为“史上最严认证标准”。
昨日,在家乐福二七店,所有的蔬菜品名中没有发现一例“有机”字样,统称为“精品”。记者走访中百仓储、武商量贩等多家超市的生鲜、粮油、干货区域,同样难觅有机产品。
70岁的杨爹爹家住钢都花园,因为从事科研工作多年,生活上一贯谨慎细致,对于平常吃的食物格外当心。杨爹爹表示,他和老伴都希望能从超市买到有机食品,但他发现,超市有机产品非常少,想买却买不着。
雄楚大道中商平价粮油区一位负责人介绍,新规实施后,超市有机食品骤减,粮油区原有六款有机食品,如今只剩下两款。
企业三四年亏了几十万
武汉市黄陂木兰池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海青介绍,该公司经营有机鸡蛋已三四年,亏了几十万。
去年,陈海青缩减了有机鸡蛋的生产规模,一万只蛋鸡减少到五千只,原本360万个的有机鸡蛋年产量,相应减少至100多万个。此前,木兰湖有机鸡蛋在武汉不少超市都有售,如今已全部下架,转攻上海等沿海市场。
无独有偶,某知名大米品牌的KA渠道经理也告诉记者,市面上很难买到湖北产的有机米。
杨爹爹发现,他以前一直购买的“涨渡湖”有机蔬菜,现在也不打有机标识了。“涨渡湖”蔬菜生产方、武汉蔬安蔬菜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鹏泽介绍,有机产品一年一认证,去年错过了延续的申请日期。新规规定,再申请要先经过两年的转化期(即提高土壤、水质的质量,使其符合有机产品生产环境标准),通过认证后,才颁发有机证书。
成本高市场还有待开发
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新规清退了不少企业;另一方面,有机产品市场还没完全打开。
陈海青介绍,以有机鸡蛋为例,每年的运营费就需一二十万。此外,一年一次的有机认证,也要花四五万。一旦产品抽检不合格就要立即下架,超市销售只能空档。
武汉蔬安蔬菜有限公司是武汉最早做有机蔬菜的企业,其总经理卢鹏泽坦诚,从2008年到现在,企业仍然不赚钱。不过,他仍旧看好这一市场,认为未来有开拓的空间。
名词解释
1、有机产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合法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认证并颁发证书的一切农产品。有机农业的原则是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利用农业以外的能源(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等)。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利用生态系统内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生产方式。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