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网编的感言:记者节,我们要“记着”什么?

2016.11.08 第108期 作者:刘毓琳

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频道原创新闻评论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三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读新闻,我们关注新闻背后的余音。

11月8日,冬愈寒,国内多地持续降温;11月8日,美国大选,白宫将迎来新主人;也是在今日,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

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说,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近些年,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不断,“寒冬来了”、“报纸要死了”。关于记者这个行业的讨论,更多的似乎不再是“理想”和“情怀”,而是“离开”与“坚守”。相比其他两个以职业命名的节日,记者节多了些惨淡和萧条。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闻着报纸的油墨香长大,最终却融入了移动资讯的大潮。有新闻专业的学生调侃,刚进大学的时候学习“5W+H”原则,毕业了又知道一个新名词叫“媒介融合”。

技术手段的革新,带来了传播手段、传播形式和阅读习惯的变化。传统媒体在转型,有成功的,也有面临停刊的。常常会想其中缘由,也会迷茫: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从网上甚至说社交媒体和自媒体上获取信息?

因为它们的东西好看。

上学的时候,我们知道“好看”是要“讲好故事”;从业以后,我们有时会被戏谑成“标题党”,内容上开始用表情包、开始讲笑话、开始灌鸡汤。媒介形式变了,“好看”的标准是不是也变了?

不再争论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 因为即使是在转型浪潮中,媒体面对的依然是受众,最终都要对受众的“口味”。于是,在整体传播环境开始泛娱乐化时,传统媒体开始转变,但渐渐的,一些优势似乎也在被丢失。

发生突发和重大事件时,媒体的声音是权威,是真相,可是否有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和“独家”, “转载”却不核实,“引用”却不溯源;我们称记者是“杂家”也是“专家”,但当各种专业性的自媒体崛起林立时,这种杂且专的优势是否还在?新闻永远在路上,责任永远在心上。当人人都能“写新闻”时,媒体人是否仍然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是否还担着那份“道义”,著着那篇“文章”?

的确,媒体在变,并且一直都会变。从纯文字,到图片、视频,再到现在的VR、无人机和直播,未来极有可能会出现其他形式。媒介形式一直在“改变”,可那份“初心”不能被遗忘。

媒体转型,是新的媒介形式下的适应模式;媒体人的离职、出走,是结构的优化。担着那份责任,顶着那份压力,斩荆披棘,一路前行。从“古董媒体”到“传统媒体”再到“新媒体”,惟愿初心依旧。

(作者系凤凰湖北新闻中心资讯编辑 刘毓琳)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1847506574@qq.com

总监制:刘芮言 兰天   监制:邓兰天  本期策划/撰文:刘毓琳  设计:刘庆庆  技术支持:李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