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回首武汉往事 寻找纳凉度夏记忆


来源:凤凰湖北综合

人参与 评论

武汉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武汉夏天“高温加高湿”的显著气候特征,从可追溯的那一页历史开始翻起,武汉人就始终在为如何度过一个舒适的夏天而努力。竹床阵、大蒲扇、二厂汽水、老万成酸梅汤以及张明智大鼓等,构成了

上世纪80年代,不对外销售的武钢盐汽水(图片来源:长江商报)

在建设7路与红钢一街的交会口打听一下,纳凉的退休工人都晓得武钢盐汽水的历史。

有位锅炉厂的工人说,武钢盐汽水开始是不外销的,只有武钢工人可以喝得到,根据不同岗位的职工,分配的汽水分量也不一样,高温车间的工人就多一点。如今这种武钢人怀念的盐汽水,被冠以新名“咸伙计”,并对外售出。红钢一街的小卖部老板说,怀念这种口味的不只武钢人,“武昌、汉口的曾专门开车前来成箱成箱地拖走。”

武钢的盐汽水,可以说是武汉本土汽水之一。据现任武钢城市服务集团督导员、原武钢饮料一厂的老厂长陈渡新说,武钢人就是喝着盐汽水铸造出第一炉铁的。也就是说,1958年,武钢在青山建厂后,盐汽水就产生了。

陈渡新曾经做过原饮料一厂汽水生产的一线职工,父辈也是武钢人,陈渡新记得小时候在武钢七小读书,放学偷溜到武钢的工会工人俱乐部,别人在打乒乓球,他忙着偷喝盐汽水,“600ml一大瓶,至少喝完两瓶再往家跑,肚子鼓鼓的,”陈渡新笑着说,跑回家还要挺着肚子向邻居炫耀:“我喝了武钢的汽水!”

陈渡新说,当时为了给工人降暑,武钢内部成立了防暑降温委员会,研究出盐汽水,既要解暑,又要补充工人大量体力劳动后损失的盐分,“那时有钱的喝大碗茶,没钱的喝白开水,市面上哪有汽水可以喝。”

陈回忆,除了生产汽水的饮料一厂,原址在红钢一街的饮料二厂专门生产冰棒和冰块,汽水和冰棒都是计划分配,装汽水的瓶子是钢制铁桶和600ml、350ml的玻璃瓶子,汽水喝完后,还要回收。

陈渡新在饮料二厂就是负责洗刷瓶子,然后在瓶子里装入柠檬水、二氧化碳、钠、钾等微量元素,汽水供不应求。

“每年渡夏100天,从6月16日起,9月16日结束,”陈渡新说,“每天前来饮料二厂提货的各单位代表队伍从红钢一街排到和平大道上去,少说也有1公里。”

陈渡新记得,当时有个在人民大会堂受嘉奖的武钢劳模,夏季天天都要喝掉7箱盐汽水,“24瓶,350ml的那种”,据说这位劳模是站在铁水炉口旁边的操作师傅,夏天也得穿着厚厚的防热服,下来一趟就喝一箱子饮料,“当时,汽水放在饮料二厂生产的冰块里,非常好喝。”

1996年,被称为武钢内部福利的盐汽水,开始走入市场。那时市面上的汽水品牌甚多,有刚打入内地市场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也有刚兴起的本土品牌“健力宝”、“娃哈哈”。很快饮料二厂被吞并,“武钢人”牌盐汽水也摇摇欲坠。“一厂、二厂先后搬迁,盖了居民楼”,武钢的盐汽水也改名“咸伙计”。(长江商报)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朱道玲]

标签:武汉往事 武汉夏天 度夏记忆 汽水 竹床 玩水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