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回首武汉往事 寻找纳凉度夏记忆


来源:凤凰湖北综合

人参与 评论

武汉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武汉夏天“高温加高湿”的显著气候特征,从可追溯的那一页历史开始翻起,武汉人就始终在为如何度过一个舒适的夏天而努力。竹床阵、大蒲扇、二厂汽水、老万成酸梅汤以及张明智大鼓等,构成了

大蒲扇

孩提时候,看《济公传》,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把破烂的大蒲扇,因为实在家常,随处可以找出一把,模拟“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的景象。

据考中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并不是为了拂凉驱暑,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成,用来遮阳挡风,插在车上也是一种仪仗。此后出现了各种扇子,羽扇、纨扇、折扇、纸扇等,才子爱扇,佳人亦爱扇。借乎扇子甚至可以整出一部环珮叮咚的文化史来。其中,最平民化的扇子当属蒲扇,这才是真正属于大众百姓的扇子,所以有歌谣唱,“蒲扇本是一把草,巧手姑娘编得好;若说不是无价宝,家家户户离不了。”

在南方有些城市蒲扇又称“蒲葵扇”, 蒲葵,又名“叶扇葵”,棕榈科,是一种常绿乔木。据说,蒲葵扇起源于晋代。《广东新语》记述:“蒲葵最宜为扇,葵树初种时,经五年始割下叶,八年乃割上叶,岁凡三割,既割之,曝之兼旬,乃水濯之,火烘之,使皆玉莹冰柔,而随其叶之圆长,制而为葵扇。”武汉人使用的蒲扇则是用蒲草编制而成的,蒲草多自生在水边或池沼内,每年春季从地下匍匐茎发芽生长,并且不断发生分株;冬季遇霜后,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匍匐茎在土中过冬。蒲草坚韧,所以汉乐府诗中云“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蒲扇起源于何时无考,但中外都有两千年以前用蒲为书的记载,从蒲草生长范围之广、用途之多来看,以之为扇也许要早于蒲葵。

蒲扇的用途广泛,除了夏日纳凉,还有扇风、生火、驱蚊、扑萤、遮阴、挡雨、垫坐多种功能。二三十年前,供销社的柜台上卖的几乎都是这种扇子,一是耐用实惠,二是价格便宜。日子过得节省的人,买来一把蒲扇,不急着用,先用细密针线把蒲扇的边缘包上一圈布,为的是使扇子多用上三年五年。在那些大摆竹床阵的年月里,蒲扇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在记忆之中,夏日的晚上总是伴随着竹床吱呀作响和蚊蝇嗡嗡盘旋的声音,瞌睡虽多却难以入眠。性急的孩子抓过一把蒲扇横七竖八地挥舞几下,却丝毫不得清凉,便没有了耐心。而上了年纪的祖母便坐在边上,将手中的蒲扇富有节奏地摇来摇去。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朱道玲]

标签:武汉往事 武汉夏天 度夏记忆 汽水 竹床 玩水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