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被京广铁路改变的城市:郑州和武汉的发展与“争斗”


来源:中国周刊(北京)

人参与 评论

据中国周刊2009年12月16日报道 春运时,拥挤的武昌火车站。图/CFP 郑州二七纪念塔比邻火车站,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图/CFP  一百多年过去,就像身体上的血管,铁路已成为现代城

郑州和武汉之争

多年来,围绕着全国铁路中心枢纽之地位,郑州与武汉数度明争暗斗。

1958年9月,铁道部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局和西安铁路局相继成立。郑州和武汉这两座城市,在新中国的铁路史上进入齐驱并驾的时代。

一直到1983年,武汉铁路局先后被撤销两次,后被恢复。随着西安铁路分局的并入,郑州作为中国铁路中枢,赢得了“中国铁路心脏”的美誉。

在最繁荣时期,郑州铁路局曾经管辖湖北、陕西等四省的6个铁路分局,成为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

但从2004年之后,郑州的枢纽地位不断被削弱。有媒体记录着这样一个细节:2004年4月18日凌晨1时18分,由武昌开往北京西方向的Z38次列车从郑州呼啸而过,结束了郑州火车站建站百年以来逢车进站必停的历史。

2005年3月,郑州铁路局再次拆分组建郑州铁路局、西安铁路局、武汉铁路局。武汉铁路局从中独立出来后,显然使武汉的铁路枢纽地位得到确认。

如今,两座同为铁路中枢的城市,当京广高铁全线开通,当中国进入真正的高铁时代后,武汉与郑州,又将在京广线上演绎怎样的双城记?

京广铁路百年沧桑

一段段泛着波光的运河,曾是古老中国最有效的通路。埋葬运河的是工业文明的产物——铁路。京汉铁路、粤汉铁路,它们组成第一条京广线。在京广高铁触手可及时回望老京广,中国已历百年云烟。

中国周刊记者王一波北京报道

古代中国,官家极重盐粮运输。江南富庶,历为朝廷粮仓。清初,朝廷年征粮400万石,约合2.8亿公斤。几亿斤的粮食怎么运到1000多公里外的北京呢?

那时,陆路交通不便,只能选择水路,即:借助风力、舟船,通过京杭大运河,将粮食运抵京城。这就是持续数百年的漕运。

清朝中叶,大运河河道淤塞曾使漕运部分借助海运,但清末铁路的出现彻底埋葬了漕运。老京广铁路中的(北)京汉(口)段是终结漕运历史的早期铁路之一。循着铁轨和汽笛声,中国加速奔向工业文明。

十六年曲折审批路

据史料记载,最早提议建设京汉铁路的清廷官员是直隶提督刘铭传。他在1880上奏,建议“急造铁路”。

刘铭传提议,先以北京为中心建放射线,一经山东至清江浦(京杭大运河要冲,位于江苏);一经河南至汉口;一通盛京;一通甘肃。他认为,北京至清江浦的铁路尤其应该先修。不过,未获清廷批准。

九年后,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修建卢沟桥至湖北汉口镇铁路,即京汉铁路的前身卢汉铁路。清廷批准提议,并斥责反对派“偏执成见,不达时务”。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和李鸿章受命筹建,清政府拟年拨银200万筹办。同时声明,不借洋债,不购西洋钢轨。1890年,张之洞在湖北主持建设汉阳铁厂,为卢汉铁路之需。

1891年,沙俄渗透东北,清廷考虑优先修建关东铁路。不过,其窘困的财政在现代工程建设面前,更显捉襟见肘,只得将卢汉铁路拨款移作关东铁路专款。卢汉铁路遂陷入停滞局面。

1893年,汉阳铁厂建成投产。两年后,张之洞再次上书,称:“中国应开铁路之地甚多,当以卢汉一路为先务。此路南北东西皆处适中,便于通引分布,实为诸路纲领。”1895年年底,清廷决定重启卢汉铁路建设进程,无奈准许商民集股。

中国铁道博物馆原党委书记贾本义说,1896年,清廷设铁路总公司,决定从卢汉铁路办起,再办苏沪、粤汉铁路。

京汉铁路通车即赚

189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卢汉路务,他起用了主张“借资洋款”的幕僚盛宣怀。盛宣怀后被受命督办1897年成立的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总公司获政府300万两启动资金,着手修建卢汉铁路卢沟桥至保定段及苏沪铁路的上海至吴淞段。

当卢汉铁路拟借外资的消息传出后,多国官商要求借债。1897年4月初,英商抢得先机,并草签借款合同。同月,卢汉铁路北端的卢沟桥至保定段开工兴筑,英国人金达担任总工程师。

与英商的借款协议遭到张之洞反对,最终流产。陆续又有法国、美国官商的干预,但张之洞最后将橄榄枝伸向了“小国”比利时,比利时贷款11250万法郎,年利5%。1898年10月,比利时公司从南北两端统筹承办卢汉铁路。

当年年底,全路的线路勘定,并两端开工,南端改以汉口玉带门为终点。1900年,八国联军进军北京,卢汉铁路北端也北移。法国侵略军将起点从卢沟桥延展至北京前门,建立前门西站。

“之前,清政府一直以怕震动皇城等理由,拒绝铁路靠近北京城,所以车站都建在卢沟桥、通州等地,当时都离城区很远。”贾本义说。

同样在1900年,卢汉铁路最大的桥梁黄河大桥桥址选定,因黄河河道等原因,线路绕过了当时河南的大城市开封,而选择了小城郑州。1905年9月,同时施工的南北两端线路在河南境内的詹店车站附近接轨。两个月后,黄河大桥建成。

1906年4月1日,卢汉铁路全线正式通车,改称京汉铁路,全长1214.5公里。贾本义说:“京汉铁路地处中原,为南北交通要道,沿线人口稠密,客货运量庞大。通车后的第一年,盈利已达221万多元。这对财政极度困难的清政府而言,无疑是一大新的财源。”

按照和比利时的约定,清政府可随时还清借款。1909年1月1日,中国收回京汉铁路管理权。

粤汉铁路与清朝覆灭

京汉铁路从开工到建成,历时九年。不过,与京汉铁路相近时间立项的粤汉铁路(广州至武昌),却花了三十多年才建成。

1898年1月26日,清廷根据湘、鄂、粤三省绅商速修粤汉铁路的联合吁请,谕令从速开办。4月14日,美国合兴公司获得粤汉铁路贷款项目,向清政府贷款400万英镑,并承担工程建造及行车管理,以铁路经营二成盈利等作为回报。

同年12月13日,维新变法运动失败,重新“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发布命令,铁路建设“宜分别缓急施行”,卢汉、粤汉列为“最要之大干”。不过,此后五年,美国合兴公司只修支线一条,干线却未动工,并违约转售2/3股份。

为此,湘、鄂,粤绅商掀起“废约争路”斗争,清政府迫于压力答应收回路权。1905年,粤汉铁路收回合同,开创了“废约争路”、收回路权的先例,鼓舞其余各省民众。

1906年4月26日,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有限公司成立,集股3000多万元。8月,铁路从广州黄沙码头开工兴建。

1911年5月,清廷将广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收为国有,然后再卖给外国,却未能解决如何补偿民间损失。参加粤汉铁路株洲至长沙段的筑路工人万余名进城示威。

此后,全国大规模的保路运动开始,四川最为激烈。1911年9月2日,清廷命粤汉、川汉铁路督办大臣端方,前往四川迅速查办铁路风潮。清廷还调动了一些湖北新军入川镇压,导致湖北兵力空虚。

10月10日,革命党人趁机发动武昌起义,湖北率先独立,清王朝由此分崩离析。“从这个意义上说,粤汉铁路对中国建立第一个共和国具有独特的作用。以前,清政府总担心铁路震动龙脉,没想到铁路成为推倒它的导火索。”贾本义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魏玮]

标签:铁路 郑州 武汉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