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武汉后湖居住区楼盘集体发生沉降,近日经央视专题报道后引起人们的重视。武汉,作为一座千湖之城,在近年来如火如荼的城建和房地产开发热潮中,地面沉降现象不时显现。其实,在长三角和华北平原的诸多大城市,沉降已非个例……
  

央视聚焦武汉后湖“楼沉沉”已展开维修

武汉后湖“楼沉沉”事件经由央视报道后,持续引起多方关注。武汉市城建委通过官方微博说明,将会同武汉市房管局、江岸区政府,全面排查后湖所有小区,由开发商对沉降引起的损害进行整改维修。

后湖沉降遭曝光 质问如何逃过质量监理

昔日湖泊沼泽变身居住新城,如今地基沉降触目惊心。“楼沉沉”困扰后湖多楼盘居民。此事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前晚,央视新闻频道以9分钟的篇幅再次聚焦“湖北武汉后湖楼盘沉降”,直指设计施工有缺陷。

后湖沉降愈演愈烈 部分居民弃家而走

在湖北武汉的城市规划中,将武汉的“后湖”定位于“和谐生态居住新城”。定位很美好,但实际却不尽然,近几年来,后湖地区的楼盘沉降事件不时发生,甚至有居民因此弃家而走,而维修却遥遥无期,居民因此也心神不宁。

相关新闻

图片名称

汉口后湖东方明珠6号楼突然开裂

图片名称

武汉后湖多小区内的道路起伏不平

图片名称

后湖地面下沉致小区内台阶拉裂

武汉“后湖”历史及地质

“后湖”:从湖泊到居住新城
图片名称

从明代到清代中期,后湖一度是汉口著名的游览胜地,自清湖广总督张之洞为防水患,主持修筑张公堤后,堤内的后湖逐渐淤积直至消失。后湖地区已建成30多个居住小区。【详细】

何谓“地面沉降”?

  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地壳表层土层压缩并导致地面标高降低的地质现象。沉降造成建筑物地基下沉、开裂、管道破损,破坏线状工程如铁路、输水、输油管线、桥梁、通讯线路等。

视频报道
正在加载中...
  • 长三角沉降普遍 沉降出现后很难恢复
  • 中国多城地面沉降 地下水开采是主因
岳家嘴立交

岳家嘴立交

  2013年10月8日,武汉市武昌区欢乐大道岳家嘴立交桥下发生地陷。地陷长近4米、宽近2米,其附近正在修建武汉地铁4号线。塌陷路面距离最近的桥墩约5米,武汉市城管委称,塌陷不影响立交桥的安全。据悉,今年3月4日,该路段同样发生过一次地陷。[详细]

前进四路

前进四路

  2013年5月24日汉口前进四路、自治街十字路口突发地陷。记者赶到现场时,路口正中央出现一个约直径80厘米的洞,距地陷处半米左右,是一处窨井,地陷周边已被交警部门拉起了警戒线。在地陷处附近10米处,有道路维修工程人员正开挖施工。[详细]

中北路

中北路

  2013年4月武昌中北路东亭地铁站施工现场附近的马路中间出现地陷,车辆被迫绕行。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处大坑约5平方米大小,凹陷最深处约有10多厘米。如果车速过快,就很危险。多名路人表示,这个坑已存在数日了,只不过,深度还在发展。[详细]

香港路

香港路

  2013年1月,家住汉口香港路荷花苑B栋一楼的刘女士反映,近几天,她家客厅发生地陷,情况越来越严重,客厅地面高低处的落差约5厘米。另外,多块地砖的边角翘起。原本固定在墙边的木柜子,已脱离地面悬空了。家人每天深夜闭上眼睛,都很担心客厅会突然坍塌。[详细]

常青路

常青路

  2013年1月,武汉常青路贺家墩铁路涵洞附近,一直径1000毫米的自来水主水管冻裂,大水喷涌而出,贺家墩铁路桥积水深达3米,并引发连锁反应:地面塌陷、的士被淹、交通管制、家中停水、乘客晚点。涵洞两侧人行道上挤满了市民,在深水区旁着急如何通行。[详细]

王家湾

王家湾

  2012年12月,汉阳王家湾地铁站因污水管爆裂致塌方,一名现场施工人员称可能因地下污水管本已有轻微渗漏,加之附近泥土被挖动,污水管突然爆裂,大量污水涌入施工坑中。坑中土方受到过大的外来压力后,横梁发生断裂。不过,没有发生人员伤亡。[详细]

民政学校

民政学校

  2011年12月,位于武昌临江大道中山路口的武汉市民政学校大门内,一块约200平方米的地面发生地陷,下沉约0.6米深。随后,市建委已组织专家对地面下沉区域进行鉴定和密切监测,对学校6层教学楼开裂和沉降问题,正在商议妥善处置方案。[详细]

街道口

街道口

  2008年11月,武汉洪山区珞南街派出所劝业场治安亭附近人行道,连续发生两次地陷。地陷深约2米,直径约8米。随后相关部门已经在“地陷危险区域”实行戒严,并派出专人值班监测。附近居民认为,地陷原因可能是当初施工后,未及时对“空洞”进行填充所致。[详细]

自然活动:长江水位下降

自然活动

武汉民政学校地陷事件经过专家组对地面下沉区域进行密切监测与鉴定,认定为:由于塌陷区域的地下水与长江水相通,事故区域系石灰岩地质,随着长江水位下降,导致地面下沉。[详细]

地质特殊:三条岩溶带横穿武汉

地质特殊

近年来,武汉频频发生地陷,造成农田毁坏、房屋倒塌,路面破坏。昨日举行的我市建设科技工作会上,中国工程勘察大师范士凯揭秘其中原因:三条岩溶带横穿武汉城区。[详细]

城建高峰:缺乏合理设计与布局

城建高峰

在城市建设中缺乏合理的科学设计和布局,多部门“多管齐下”。今天市政部门去维修,明天水利部门去施工,后天电力部门去布线,各个部门各行其道,你方唱罢,我登场。地下很忙……[详细]

黑心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

黑心工程

工程质量问题也是地陷出现的关键因素。深埋地下的供水管网因腐蚀老化、设计和施工不合格、建造管材不达标,导致地下管道抗压不足,路面经不起长时间磨损,都有可能造成地陷悲剧。[详细]

图片名称

中国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空心危机逼近

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辽阔的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研究表明,华北平原复合地下水漏斗,面积73288平方公里;而在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在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时,亦频频遇到了因为过度开发地下空间而导致地陷的问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需求,我国每年从地表和地表深处开采出超过50亿吨的矿产品。这足以改变地球表面和岩石圈的自然平衡。[详细]

上海:45年下沉29厘米

图片名称

1966年至2011年的45年间,上海累计地面沉降量约为0.29米。地面沉降是上海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尽管2005年以来,上海的年平均沉降量由8.4毫米减少到6.0毫米,情况有所缓解,但沉降的形势仍不容乐观。[详细]

广州珠江:软土层致地陷

图片名称

“珠江新城也是典型的软土区。”地质专家通过此次地质调查发现,珠江新城的软土层厚达10~20米,在建设初期还填了近5米的土,“如果有水在其中流动,水土流失严重,容易形成路面塌陷”。[详细]

北京:1/3平原下沉显著

图片名称

北京市地勘局副局长吕晓俭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截止到2010年,北京市累计地面沉降量超过200mm的面积为2474.70平方公里,已经占到了北京平原面积的1/3。[详细]

全国各地沉降导致事故回顾

广州市康王路:塌陷10米深坑

2013年1月28日16时40分,广州市荔湾区康王路与杉木栏路交界处临街商铺发生塌陷,面积约100平方米,深10多米。地面突然翘起,临街商铺员工慌忙逃生,近百平方米的地面突然下陷,人行道、商铺、绿化树和电线杆“积木”一样倒入地面大坑。[详细]

石家庄新房半夜塌陷跌进2米大洞

2011年8月,正值雨季,因雨水浸泡,王永刚家地基受损,临街的东墙倒了一大块,东屋地面塌下去2米来深,“塌陷前一天,东屋墙上出现了一道大裂缝,担心出危险,我们就没在那屋睡,都挤在了西屋,人没受伤。”[详细]

深圳马路地陷2米深坑 4至5人坠陷被埋

2013年5月20日,深圳横岗华茂工业园门口发生塌陷,出现的一个大坑目测直径10米,深至少2米,据附近居民反映,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期,目击有4至5人掉入坑中,其中一人自行爬出。[详细]

南京公交司机发现地陷 组织乘客疏散

南京市太平南路与中山东路交汇路口于2012年11月29日发生塌陷。事发时,一辆31路车正在等待信号灯,一位名叫袁秀珍的女司机发现路面缓慢下沉,遂紧急疏导全部乘客下车。[详细]

上一张
下一张

全国各地沉降事件回顾

长三角、珠三角、华北平原,在地质成因上与河流水源密不可分。由于地势平坦水流丰沛,成了中国从古至今最发达的地域,然而,现代化城市发展引发的地质沉降也频繁发生在这些地域。

10
01
地陷

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地陷现象没有增多 只是媒体报道增多了

 

格泽乌教授同时告诉记者,不需要为地陷太过担心。近几年,美国、冰岛、葡萄牙都出现过可怕的地陷大坑,让人觉得地陷在全球范围内变得频繁。对于这个问题,格泽乌教授笑着说,“我觉得是媒体关于地陷的报道多了,而不是地陷变多了。”

 

随即他又补充道,“根据我们的研究,近几年地陷发生的情况没有增多或者减少。如果大家觉得地陷变多了,那么很可能是媒体的原因。以前我们去野外考察时,也发现过巨大的地陷。[详细]

全国多地现地陷现象 专家表示与地震关系不大

 

工程地质专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伍法权就此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陷在近一段时间相对集中出现,主要与当地地质条件有关,也与降雨季节有一定关系。“远离震区的地方出现塌陷,和地震关联不大。”

 

据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消息,截至昨日20点,6月份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已经发布了四次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其中广西、湖南、江西、贵州、浙江、四川、重庆等南方省份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区域。中国地质调查局还特别提醒“请当地注意防范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近日广西、四川、浙江等地屡现“天坑”的情况与地质灾害的预警区域相符。[详细]

沉降
汇丰银行

地陷频发“坑人”事故多 专家建议对城市地质做严格监控防范沉降

 

近年来,有关城市地陷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忧虑。道路灾害预警探测车的出现,牵动着市民的敏感神经,也让人们看到了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诚意与希望。

 

据多家媒体报道显示,全国发生地陷现象的城市已不在少数。频频发生的地陷事故,引来公众强烈担忧。在知名网络论坛19楼福州家园上,网友“v001”连声发问,引起各种反响:“必须的”、“买保险”……甚至有网友戏称“每晚都穿着运动鞋睡觉”。[详细]

凤凰网湖北频道 出品 编辑:胡晗 娄琦 设计:邓凡 技术支持:李成龙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