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看后起之秀长沙:跃出湘江是大海
原标题:中部崛起看长沙:跃出湘江是大海
5月17日,中博会开幕的前夜,大型全景激光音乐焰火晚会在湘江之滨激情上演。
这是一个让美凝固的时刻,这是一个令心奔放的时刻!
碧波荡漾的湘江屏声静气,喧嚣沸腾的长沙戛然静止。
时针直指8时30分,突然,一束光弧划破夜空,六色礼花弹腾空而起,赤、橙、黄、蓝、绿、紫,六条光带自天际而来,定格江面,六艘扬帆起航的巨轮,顺江北下,橘红色轮廓灯装饰的船体,在黑色的江面上,通体透亮,扬起的风帆上,用灯光布置的标识,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安徽……
六艘巨轮,象征中部六省,在烟花中,在乐曲中,巨轮起航,一路向北……
六艘航舰汇集六大光柱,如中流击水;
六束礼花化成六朵花瓣,似出水芙蓉。
中博会,是六省聚会共商发展的盛会;中博会,又是六省携手共创未来的誓师。长沙用烟花、用音乐如此宣泄激情,如此放飞梦想。
在湘江,这条神奇的河,这条蕴藏着文化密码、闪烁着哲学智慧的河,这条用思想用哲学连接湖南、连接长沙昨天与今天的河,长沙人用那傲然绽放的礼花,那巨幅烟花画卷,诠释着一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一座城市的激情与梦想!
A
起跳长沙再向国际化
2010年6月13日,长沙市出台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的若干意见,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宣布:将用15年时间,把长沙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那是一个雨后初晴、阳光灿烂的日子。在长沙市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上,润儿书记端坐主席台上,让与会者举手表决。笔者现场看到台下齐刷刷地举手,如一片出土的竹笋!
人们的脸上是凝重,会上的气氛是庄重。
长沙建设国际性城市,口号不是第一次提出。
15年前,长沙市的决策者曾经响亮地提出,把长沙建成国际化名城。为此,还进行了一番战略性研讨。
不想,此言一出,贻笑大方。有人贬此为“异想天开”、“不自量力”。
有着2400年历史的长沙,为世界少有城市历经千年城池不变、城名不改之城,也是世界少有的版图难扩、城市难大之城。这个千年古城不过为“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弹丸之地,到新中国成立时,城区不过区区六七平方公里。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长沙一代又一代的决策者,都尝试重展古城雄风,描绘新城新姿。尽管规模扩大了,建筑增高了,城市仍不免流于乡村集镇的土俗。
21世纪初,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长沙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长沙市中长期发展规划,把长沙城市目标定位在人口300万、城市350平方公里上。2000年3月20日,随着五一路扩改攻坚战打响,新一轮长沙城市建设高潮掀起。正是这样一个战略性决策,长沙由此大鹏展翅,扶摇直上。
短短20年,长沙的GDP由45亿元增长到3744.76亿元,工业总产值由30亿元升至4000亿元,财政收入由100亿元升至380亿元。城市扩大了1.5倍,城市化水平提升了15个百分点。
一个科学的战略决策,令曾经蓬头垢面的长沙城市光洁鲜亮起来。她由一个城市族群中的“小不点”,成为中部的“领头羊”,综合实力一路赶超,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
决策引领未来,一个地方的兴衰,一座城市的枯荣,为政者的决策、战略性决策起决定性作用。
当长沙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当长沙摘下一顶又一顶桂冠,长沙脚下的路该如何走,长沙这列已驶上快车道的车开向何方?
在新的历史拐点上,在未来技场中,长沙的决策者将长沙城市前行的目标直指国际化,将长沙发展定位为国际文化名城。
内陆的长沙,进入国际的空间,可谓鸟入天空、鱼游大海。用陈润儿的话说:不但开辟长沙发展的新领域、新空间,同时赢得发展的新机遇、新优势!
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决策,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决策。
长沙,国际化城市再出发的路径是:用15年时间,迈出三大步:
第一步,2011年至2015年,积极融入国际化进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