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被攻破 幼苗似蝌蚪(图)

2013年11月07日 10:40
来源:荆楚网-三峡晚报 作者:张元媛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刚刚孵化出来的中华鲟宝宝记者刘康摄

原标题: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最后一环”被攻克 “子一代”生二胎,保种续“香火”

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发布消息:攻克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最后一环”——亲本再次成熟技术难关。这标志着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获重大突破,人工繁育体系的完备,使人类在技术上可保障中华鲟这一古老物种的永续生存。

96小时,“子二代”鲟宝宝出生

11月1日18时40分,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坝区研究基地,科研人员成功对一对“子一代”中华鲟实施人工繁殖和催产,获卵15万粒,随后受精。11月5日上午10时,第一尾鱼苗破膜而出,截至11月6日11时,共有2万尾中华鲟顺利出苗。

6 日上午10点,记者在中华鲟研究所保育车间看到,密密麻麻、像黑豆子一样的中华鲟卵,被均匀的放置在10多个安装了自动循环水装置的孵化器里。随着水流, 鱼苗不断地破卵而出,水面上已经有一些像蝌蚪一样游动的小鱼,这些就是已经破卵而出的中华鲟幼苗,也被称为“子二代”。

这群中华鲟宝宝的妈妈、编号为6D22的雌中华鲟,是1996年经人工繁殖出生的,我们姑且叫她“小六”;中华鲟宝宝的爸爸,2000年出生在中华鲟研究所,编号5FD8,我们姑且叫他“小五”。“小五”“小六”的父母则是野生中华鲟。

“小五”和“小六”分别于2010和2011年成熟,并首次当了“父母”。它们此次通过人工繁殖和催产出的鲟宝宝是他们的第二胎。

从11月1日开始,这些中华鲟的“保育员”们,处于持续紧张兴奋的情绪中。中华鲟研究所育种中心主任姜华一夜未眠,守着这些宝宝。

11月1日晚上7点20分

从9月份开始就被科研人员密切监测的“子一代”中华鲟母鲟“小六”出现排卵信号,几位“中华鲟助产士”开始人工辅助它排卵。

11月1日晚上8点

经过40分钟的排卵,科研人员共获得鱼卵15万粒,随即受精,据统计,受精成功率达78%,这些受精卵在一个小时之后被全部转移到孵化器,开始孵化。

11月4日

大约60小时之后,受精卵开始出现胚动,直径约2毫米的受精卵内,挺着大肚子的中华鲟宝宝拖着长尾巴,在卵膜内挣扎。科研人员统计,出现胚动的受精卵达到总数的68%,这一数据达到中华鲟自然繁殖水平。

11月5日下午6点

激动人心的一刻终于到来,鲟宝宝活动频率增加,幅度也越来越大,在受精约96小时后破卵而出,这一孵化过程一直持续到6日,此次人工繁殖可获鱼苗8-10万尾。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物种保护研究室主任郭柏福表示,这些鱼苗很快将被转移到暂养池,再过10多天便可开口摄食。

三代中华鲟,出生各不同

人工繁殖鲟宝宝,“小五”的父母比“小六”的父母幸运。2000年,“小五”出生时,中华鲟活体无创伤采卵技术获得成功。该项技术的应用,使产后的“小五”妈妈——一条野生中华鲟得以存活,并在康复后放回长江。

此前,1984年,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鲟鱼脑垂体成功催产3组中华鲟亲鱼,获得鱼苗24万余尾。1985年,用人工合成激素代替鲟鱼脑垂体进行催产试验获得成功,不再为获取鲟鱼脑垂体而捕杀亲鱼。

2009年10月,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获成功,成功孵化出“子二代”鱼苗1.8万尾。2010年,“小五”首次当爸爸;2011年,“小六”首次当妈妈。他们的孩子都被称为“子二代”。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郭柏福介绍,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有六道技术难关,即性腺诱导、雌雄同步、催产时机判断与掌控、营养调控、鱼苗培育、亲本再次成熟。从理论上讲,中华鲟雌鱼性腺再次成熟约需4年时间,但在野生状态中几乎看不到第二次产卵的雌鱼。如能在人工环境下让雌鱼重复多次产卵,并与不同的雄鱼配比,在技术上就能让中华鲟一直繁衍下去。这一成果对该物种的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人工繁殖,中华鲟DNA未变

在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高勇眼里,中华鲟特别可爱的一种性格是“特别能适应环境,圆融通达”。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为古老的珍稀物种之一,也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在地球上已繁衍生息1.4亿年,被誉为“活化石”。早在明朝时期,秭归江段发生崩岸, 阻断长江干流38年,中华鲟并没有因为这种阻断而消亡。葛洲坝1981年截流后,第二年在坝下发现了中华鲟新的产卵场,并且持续繁殖至今。

这种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还具备先祖的特性吗?“小五”和“小六”至今未见过大海,但他们和同伴们并不陌生海水的味道。在研究所,工程师们通过海化试验——在淡水中增加海水盐度,结果,鲟鱼们依然适应。

1984年,中华鲟研究所中华鲟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开始人工放流并持续至今,已向长江放流中华鲟500余万尾。

2013 年2月28日,在浙江象山县鹤浦镇金七门外侧海域,当地渔民误捕1尾放流的中华鲟,后证实为2012年在宜昌江段放流的。2013年7月23日,在江西九江湖口县长江八里江段洋港水域,渔民误捕1尾放流的中华鲟,通过标记确认为2013年在宜昌江段放流的。“这表明放流中华鲟可以顺利洄游进入大海。”高勇认为,尽管由全人工繁殖,但“小五”“小六”和它们的宝宝,中华鲟的DNA并未改变,生活习性也依然保持。

据悉,在此次全人工繁殖过程中,还尝试开展了精子超低温冷冻和胚胎细胞培养实验,这些研究将为中华鲟基因组学、种质资源库建设奠定基础。

中华鲟研究专家表示,尽管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已经完备,但改善长江水环境、减少人类非法捕捞等,仍然是保护中华鲟的根本所在。

 
[责任编辑:潘高峰] 标签:全人工繁殖技术 幼苗 蝌蚪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专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