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毫厘世界的湖北微雕大师 2厘米头发刻下308个字母(图)

2013年11月11日 08:40
来源:十堰晚报 作者:任小帆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常世琪的微雕作品《罗汉图》。

以绿松石为底的象牙微雕《震后大爱》。

原标题:2厘米头发上刻下308个字母 巴掌大黄玉瓶上刻出五百罗汉群像

毫厘世界走出的郧西微雕大师

2厘米有多长?不及成人拇指一半,而在2厘米的头发上,有人刻出308个字母;小孩的巴掌有多大?有人却在这样大的黄玉瓶上,一侧刻下五千字的《金刚经》,一侧刻下栩栩如生的五百罗汉群像;2毫米的孔洞又有多大?有人却通过这样的小孔,在方寸大小的玉佛胸中藏下15尊形态各异的佛像……这些都是微雕大师常世琪带给我们的视觉奇迹。

昨日,记者致电这位出生于我市郧西如今定居北京的微雕大师,在他的带领下一起去领略微雕世界的神奇魅力。

歪打正着练成微雕手艺

常世琪1945年出生在郧西羊尾,3年后,举家迁至老河口。

1958年,常世琪被父亲送进当时的老河口市玉器厂工作,他和家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被迫辍学竟歪打正着成就了他的一生。

常世琪一门心思研习雕刻技艺,21岁便被任命为车间小组长。从在玻璃钢板上雕刻,到在钢笔杆上刻字,常世琪利用了一切身边可利用的物品,就连家中的竹椅也没被“放过”,从头到尾都被刻满了字。听闻练微雕需要定力,常世琪还特意在木箱上钻出一个小孔,让小孔中射出的光线在纸上投出一个光点,自己一动不动地盯着光点来锻炼定力。

1979年,他的两件作品被送入参加全国玉雕人物评比,其中一件仅比鸽蛋略大的绿松石玉雕“田螺姑娘”受到了中国第一届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森的高度赞扬。

潜心琢磨自创佛中佛绝技

1983年,常世琪调到湖北省工艺美术厂,1985年,因技术拔尖担任副厂长。1988年,为一门心思地从事雕刻技术研究,常世琪放弃了接任美术厂厂长的机会,来到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上班。

潜心研究让常世琪的技术突飞猛进。常世琪在1984年自创出一套“佛中佛”的微雕手法。他创作的微雕作品“开心罗汉”,在仅小孩巴掌大的玉佛胸口留有一直径仅2毫米的小孔,透过安装在小孔上的放大镜,就能看见玉佛胸中竟还有15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佛像。

1990年,常世琪的“微雕宝珠光学透视装置”获得国家专利。如今,他的“佛中佛”在微雕界依然独此一家,不少人慕名找他。

1993年,常世琪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成为湖北第二位荣获此称号的大师。

2厘米头发刻下308个字母

随着技艺的进一步纯熟,常世琪又开始研习难度更大的发雕。

1992年,常世琪应吉尼斯世界纪录亚洲分会邀请,赴新加坡举办个人微雕作品展并表演绝技。当时这项纪录是两厘米头发雕158个字母,常世琪在一厘米头发上雕了175个字母,轻松打破该纪录。可3个月后,常世琪被告知,一个印度人在两厘米头发上雕出249个字母。6月22日,在当时世界最高的酒店新加坡威信酒店,经过4个小时的雕刻,常世琪在2厘米的头发上刻下308个字母,远远超过印度人的纪录。

当晚,常世琪破吉尼斯纪录一事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直至今日,常世琪创造的这项吉尼斯纪录仍无人打破。

在常世琪的雕刻生涯中,家乡绿松石作品也获得许多奖项。1989年,常世琪创作的《绿松石做雕金陵十二钗链瓶》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希望杯奖。1990年,他创作《绿松石微雕八仙炉》获中国旅游工艺品天马银奖、北京轻工博览会银奖。

持之以恒毫厘之上见真功

一块婴儿指甲大小的白玉《八佛图》,雕刻有5000多个繁体汉字;一片米粒大小的象牙上雕刻着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经放大镜放大,蒙娜丽莎的微笑没有丝毫失真……有人说,常世琪是从毫厘世界走出的微雕大师。

常世琪告诉记者,精准的功力在于持之以恒的练习。微雕讲求手眼心气的配合,雕刻时连呼吸都要控制住,为了控制呼吸,自己专门拜师学习了半年气功。而为了保护眼睛,自己基本不看电视,喝茶也只和枸杞菊花泡的水。

如今常世琪闲暇之余,仍会拿起刻刀即兴创作一番,“我在雕刻的时候最幸福!”

 
[责任编辑:冯晶晶] 标签:常世琪 微雕 雕刻 凤凰湖北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专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