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湖北专访中共武汉市武昌区委书记王立、导演关正文
核心提示: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崛起的龙头城市,正以其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和九省通衢的地位受到全球的关注。武昌作为武汉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百集城市宣传片《江流贤胜 大成武昌》已经首发。
凤凰网湖北频道:武昌区是武汉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工业重镇,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武昌造船厂、武昌车辆厂等大型国有企业曾在这片热土上扎根繁盛,而武昌也见证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转型升级历程。近年来武昌的工业发展情况如何?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有哪些尝试和收获?
感谢工业企业历史贡献 珍惜有限物质空间
中共武汉市武昌区委书记王立:说到武汉的发展,说到武昌的筑城史,这当中必然会谈到张之洞先生。在上上个世纪,张之洞先生督鄂18年,他的主要思想是“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同时办了三件重要的事情。一件是办新学,一件是练新兵,一件是兴实业。通过办新学,给中国带来了思想上的进步,文化的进步,所以最终辛亥革命得以实施,能够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他办实业,历史上最知名的是汉阳造,但当时工业的结构,所谓的先进制造业,除工业制造以外,更多的是体现在织布、纺纱、缫丝和制麻。张先生当时的工业布局,除汉阳以外,织布、纺纱、缫丝和制麻全部布置在武昌地区。使武昌较早的具备了所谓的现代工业体系。练新兵,最后成为了推翻满清帝制重要的武装力量。新中国建立以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重点布局了中部城市,就是武汉。那么武汉当中,又以武昌为盛,刚刚提到的武船、武锅、武重、武汉车辆厂都分布在武昌的范围之内。这些新中国的工业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新中国乃至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工业装备,极大的提升了国家的制造实力。
随着新技术的产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的功能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工业智能化的制造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那么传统的大工业制造,在中心城区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诸多的限制。我们及时的调整了工业发展的思路,使武昌大的工厂,有序的按照产业内部自我生长发展的要求,迁往了利于发展的近郊区域。这些区域所腾退的空间,为武昌发展服务经济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可以客观的说,十年以前,我们就开始了这个进程。到了今天,除湖北造船厂以外,其他的工业我们都有序的迁到了近郊。造船厂迁不了,是因为和长江有着天然的联系,另外有特殊的军工保护的要求。这些厂迁掉以后,为我们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可能性。可以说这十年来,完成了退二进三的战略布局。同时借用这种宝贵的空间资源进一步强化了武昌的服务经济的发展。武昌目前是以金融、文化创意、商贸旅游和科技信息组成了四大主导产业。我们也感谢这些工厂作出的历史性的贡献,也非常珍惜他们所提供的有限的物质空间。
凤凰网湖北频道:文化产业是武昌区近年来着力打造的重点产业,请您为我们简要的介绍武昌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成就。
文化是武昌的第一推动力 第一资源
中共武汉市武昌区委书记王立:武昌有1800多年的筑城史,从孙权在公元223年筑城,进而开始形成了城市。从这个意义来讲,武昌是武汉的城市之根,也是武汉的城市之源。这种建城史必然会使城市优秀的文化传统在这个区域得以传承、沉淀、凝聚和弘扬。武昌具有这种禀赋资源,也有厚重的历史,这种历史在今天应该成为进一步凝聚人民、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一种有效的、有力的文化力量。近几年,我们梳理了武昌的文化资源,梳理了下一步的文化发展方向,感受到文化是武昌的第一资源、第一品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他也必将对我们各个产业,产生综合性的影响。我们也总结,文化是武昌的第一推动力。本着对文化的尊重,本着武昌人对文化高度的自觉,我们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发掘、保护和利用。2002年,我们就已经勾勒了武昌古城的发展轨迹。在2004年,市政府决策建设辛亥首义文化区,05年06年进行拆迁,2011年基本完成了辛亥首义文化区的建设。也就形成了目前蛇山以南区域整体的古城氛围。去年开始,逐步提出了大黄鹤楼景区的建设规划,是想在完成辛亥首义文化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打开蛇山。使黄鹤楼的资源能够有效的辐射到整个的武昌的古城区域,使旅游、文化能够结合已有的户部巷、五大会址、农讲所、都府堤,进而串联昙华林。
城市建设的最大落脚点就是人民
昙华林这样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整合、挖掘和保护。昙华林目前已经完成了具体的修轨,明年启动拆迁和建设。我们试图在昙华林当中尝试一种新型的中国优秀历史街区振兴和保护的方式,传统的优秀历史街区一般来讲可能是以原住民的外迁为主,物理形态的整合为主,再注入新的文化产业的要素。在对昙华林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希望能够较少的、不干扰原住民,在现有的空间当中,进行有效地整合。更重要的是有序的植入文化产业,包括文化事业的内容中去。这其中的创新点在于要用原住民自己内生的主人翁意识,这种能动性来参与到规划保护建设中。把党委主导、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市民参与紧密的结合起来。在其中探讨新型的,带有社会治理的创新的内容为主的优秀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复习的模式。这种模式对中国,特别是中国中部城市具有比较强的示范和影响。这里面体现了基本的建设思想,城市是因为有人,而成为了城市。城市最大的作用,有城市的功能。城市建设的最大落脚点是城市的人民,如果离开了人民,这种建设将毫无意义。体现出了以人为本,为民筑城的这种理念。优秀的历史文化,包括物质,包括非物质文化,不应该成为今天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负累,而应该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动力。我们的责任就是保护他、弘扬他、充分的用好他。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真正让生活的人民能够用过去的这种优势继续得以彰显,并且惠及于人民,这才是为人民筑城的核心要求。
相关新闻: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湖北今日推荐
图片新闻
视频
-
滕醉汉医院耍酒疯 对医生大打出手
播放数:1133929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简木牍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数:4135875
-
电话诈骗44万 运营商被判赔偿
播放数:2845975
-
被击落战机残骸画面首度公布
播放数: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