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孔乙己吐槽就业难 困住他们的 “长衫”究竟是什么?

2023.3.13 第235期 作者:袁苑

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热点话题探讨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九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

“如果我没上过大学,我一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

招聘季的“金三银四”已至,春风吹进校园,带来的是新一批就业机会还是新一轮焦虑浪潮?悄然走红的“孔乙己文学”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毕业生们的窘境:熙熙攘攘的校园招聘会上,心仪的企业开不出理想的薪资、苍白的简历匹配不上高薪的岗位……他们踌躇满志地游走于企业之间,却往往铩羽而归。

然而象牙塔之外,“90后”大学生毕业后送5年外卖还清40万元欠款、24岁女孩本科毕业后在养猪场做技术员年薪10万……这些案例似乎也在指明一条不必成为“孔乙己”的路径。

割裂,从何而来?毕业生们,又该往何处去?

高学历:是敲门砖还是枷锁?

自嘲式的“孔乙己文学”揭露的是“上大学”与“打螺丝”的冲突,是长年投入于教育的沉没成本与高薪高回报的期望值的冲突,也是社会对“高材生”的高期待值和普通体力劳动者社会地位的冲突。

“高学历”长久以来与“高收入”划上等号,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二十年间形成的思维惯性。彼时,大学阶段属于精英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社会急需的紧缺人才。岗位等人、毕业包分配……在“物以稀为贵”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是用人单位花重金聘请的“香饽饽”。

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本科扩招从1999年持续至2012年。2021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了909万人,2022年则是1076万人,2023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158万。“岗位等人”变为“岗位挑人”,大学生的身份走下神坛,学历红利渐渐稀薄,求职门槛水涨船高,毕业生底薪在“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往往和理想有着巨大落差。

但是,“供过于求”并非求职市场的全貌。以2022年为例,全国1.62亿市场主体中,有招聘需求的近4000万家,实际招到高校毕业生的只有265万家,从总体上讲,需求规模完全可以满足高校毕业生全部就业。矛盾在于结构而并非总体: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和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接精准度不够。

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有41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如汽车生产线操作工、车工、焊工;有30个属于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如营销员、快递员、餐厅服务员;还有23个属于专业技术人员。

在一线城市,“住家保姆”起薪9000元,卡车司机的整体薪资平均能达到15000元……但高薪却并没有吸引来在人才市场上挣扎的毕业生们,拦住他们的一方面是“技能点”的不匹配,更多的是难以接受自己苦读多年换来的“高学历”无法成为求职的筹码:如果大学毕业后仍只能从事一份学历门槛低的工作,“读书无用论”是否会成为自己和他人共同的叩问?

“北大毕业生养猪”的争议从未停止,从高等学府里走出来的毕业生们难以在“体面”的岗位上拿到体面的薪资,也无法放下身段从事学历门槛低的工作,就这样被困在了“孔乙己”的身份里。

就业不难:放弃幻想,准备战斗

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出现了28次,频次依然较高,整体来看,“稳就业”和“促就业”是主基调。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在报告解读中表示,经济发展是关键,要以经济发展带动劳动市场需求。

2023年,随着经济不断调整复苏,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需求正在回温,尽管全面复苏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是日渐活跃的求职、招聘市场已然释放出积极的信号。

同时,在回暖过程中,高校毕业生并非只能被动等待。在认清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后,应及时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

高校毕业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无论是光鲜亮丽的“白领”还是用体力劳动谋生的工人,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报酬的工作并无高低贵贱之分。靠送外卖还清40万欠款的“90后”大学生,曾在毕业后与朋友合伙创业,却因交友不慎而血本无归,欠下巨额外债。在经历短暂的消沉后,他决定成为一名外卖骑手,先生存下来。在他的人生故事里,没有“学历贬值”,没有“大材小用”,只有一个奋斗者的诚实守信和自我救赎。

而真正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成绩的人,依靠的也从来不是机械式的重复劳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是重要条件。“大学四年挣到上百万”的事件主人公在采访时介绍自己的经历,他从同学的消费习惯中看到商机,开始靠卖零食和二手书挣钱,在学校的鼓励下开始创业:“除了金钱,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培养了自己创新创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学给予学生的不只是学术知识和学历证书,更是一个开放、活跃的思想交流环境,是一个试错成本更低的小型社会。大学的价值、学习的意义不应被就业率来衡量。

稳就业:多方助力春招季“弯道超车”

尽管求职道路坎坷,但毕业生们并不是孤军奋战。高校、企业和政府等各方都在积极帮助毕业生完成毕业前的关键一跃。

浙江理工大学借势互联网“直播带人”,打通企业与学生的信息渠道,网友直呼“别人家的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李元元书记走进武汉的东风汽车集团“访企拓岗”,与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亲切座谈……高校正在主动出击在就业阶段为学生搭建校企桥梁。借助高校平台力量,毕业生可以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实力。

同时,企业也在深化与校园的对接合作,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中,开展高校与行业产业联办专业试点,推动高校实现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

在政策层面,教育部1—2月部署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寒假期间推出10场次全国性专场招聘活动。截至2月15日,参加用人单位超9100家,提供岗位信息超49.1万条。2—4月,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挖潜创新开拓更多市场化岗位,抓住时机抓紧开展校园招聘,突出精准做实做细就业指导帮扶,引导高校毕业生主动求职。

充分利用这些外部有利条件,学生在课堂上锤炼专业能力,在课堂外接轨社会需求,对自身能力的培养方向有更明确的认识,对职业生涯形成更清晰的规划,这些都能帮助毕业生做好求职的实力和心理准备,把求职路走得更稳。

就业是起点而非终点,毕业生的底薪并不意味着未来发展的潜力。对于毕业生来说,摆正就业观念,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躺平摆烂”,踏出了第一步才有机会走上自己理想中的岗位。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1847506574@qq.com

凤凰网湖北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荆楚资讯

总监制:刘芮言  监制:林芳 熊丹丹 郭凯凯  本期策划/撰文:袁苑   编辑:袁苑   技术支持:李成龙

返回顶部

分享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