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流动人员档案成“鸡肋” 武汉三分之一成“死档”

2014年01月12日 07:22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郭婷婷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原标题:流动人员档案成“鸡肋” 武汉三分之一成“死档”

丢掉,怕以后有用;存着,每年管理费上百元——

武汉市有多少流动人员对档案进行了托管?昨日,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公布了对全市流动人员档案调查,全市现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近54万份,但令人吃惊的是其中“死档”高达17万余份,近三成的档案长期无人认领。

使用率不高造成大量死档

本次调查针对全武汉市政府人才服务机构,该市目前共管理流动人员档案539981份,男性占53%,女性占47%。

其中,因国企改制而下岗失业人员人事档案约15万份,占28%;回生源地就业及未就业应往届毕业生档案15.7万份,占29%;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及专业技术人员、国企代理人员18万份,占33%;出国留学、国企管理等其他人员5.3万份,占10%。

据统计,近年每年转入人才服务中心的流动档案在4万份左右,转出约1万份,每年新增档案3万份。

目前“人档分离”的管理方式造成档案收集困难,更新率低。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透露,在目前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中,有多达174898人失去联系超过五年,成为所说的“死档”,占到了所有流动人员档案的32%。

对用人单位参考价值不大

为何会出现大量档案被弃置不理的情况?

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人事代理部负责人表示,主要是因为原有计划经济时代,靠档案来考察干部的功能基本已消失,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注重的是个人能力了。缺乏教育背景、执业资格、业绩能力、诚信记录的档案千人一面,对用人单位参考价值不大,所以逐渐失去作用。

丢了怕以后有用,存着又不知道做什么。现在个人档案已成为很多流动人员心中的“鸡肋”。而每年高达上百元的管理费,也让不少人选择了弃档。

在针对流动人员的随机调查中,超过43%的受访者不知道档案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超过64%的受访者完全不知道与档案有关的人事代理业务,包括就业报到、职称申报、人事调动等。

在选择档案寄存的人员中,40%是因为学校要求或无目的托管,39%是出于职称申报、就业手续办理、户籍挂靠等需求,只有21%是因受聘单位统一管理的要求而存档。

变革

2015年取消流动人员档案管理费

建议有针对性地充实档案资料

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透露,2015年,将取消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收费,其档案管理将被列入公共服务项目,由政府购买。

如何才能提高档案的利用率?该负责人表示,武汉市应建立涵盖劳动及人事部门范围的市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心,集中管理,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出发,可有针对性地充实档案资料。

“比如增加流动人员工作能力、专长、业绩、任职、工作变动和诚信等方面的问题,改变原有档案内容单一、空洞、雷同和失真现象。”该负责人表示,档案内容只有全面准确、有连续性,又能反映个人能力和特点,才能回归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减少“死档”、“弃档”和“自管档”。

 
[责任编辑:王冰] 标签:流动人员档案 死档 鸡肋 凤凰湖北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专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