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多愁、零培训也愁,家长焦虑究竟何解?

2021.8.9 第159期 作者:杨元源

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热点话题探讨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七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

前些天,《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落地。文件指出“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文件中清楚写明,此举旨在缓解学生课业负担与家庭教育负担,这对家长来说本应是好事,为何现状却是家长忧心忡忡,焦虑情绪只增不减?”零培训“时代的家长焦虑情绪从何而起,又该如何化解?

被依赖的校外培训

不知何时起,校外培训已然成为校内学习的必要补充,如今政策一出,孩子课外将面临“无课可补”的局面,这对于长期依赖课外辅导的学生家长来说,怎能不焦虑?此种焦虑或许普遍存在,但培训机构的老师真的比校内老师更好吗?

与多数机构老师相比,校内教师是否专业知识不如他们,又是否教学能力比不过他们?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在教师相关招聘中,培训机构的招聘可谓占据半壁江山,其中不乏培训机构中的“常青树”,但更多的是在近些年教育行业飞速发展下想要分得其中一杯羹的新机构。

(某招聘网站培训机构教师岗位招聘要求)

从开始还能优中选优,到逐利时期差不多就录了,这是许多辅导机构招聘时的真实写照。放眼招聘平台,对教师岗位任职要求如上图的培训机构不在少数,多数机构没有将老师所学学科作为录取的必要条件,如此老师的专业能力如何得到保障?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没有教师资格证就给学生上课属于不合格师资,然而在招聘平台很难见到机构对于具备教师资格证这一硬性条件的明确要求,把孩子教给不合格师资能安心吗 ?

教语文的老师不是语文学科出身,教英语的老师只是过了英语等级考试,身为教师却无教师资格证,在课外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机构老师水平无法得到保障的现实之下,将孩子送去培训机构就一定能够提升成绩吗?在机构无法提升成绩的情况下,家长又为何仍坚持如此?

无谓内卷加重焦虑情绪

从最初上培训班是为了提高成绩,到即使成绩没有提高也要送去上,问其原因,有家长说:“别人家的孩子都上了”。不愿让孩子落后的爱子心切的家长们,不在乎对培训班的投入是否最终化为沉没成本,在意的只是别人孩子上自己孩子就要上,荒诞的逻辑下,黑色幽默照进现实生活。

培训机构似乎早已抓住家长软肋,掌握了心理博弈的主动权。他们在广告中打出“您来,我们培养您的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花式手段下的宣传将家长的焦虑情绪渲染到了极点,而手握“财富密码”的资本商却通过贩卖焦虑赚得盆满钵满。

唯分数论、教育资源不均衡下的升学压力

升学压力是焦虑情绪的源头。

从想要考高分就要上好学校,到想要上好学校就要考高分,如此循环往复之下,升学压力不断前移,人们对高分和名校的争夺愈演愈烈。

放眼十年前,升学压力或许还仅存在于中高考中,而如今升学压力已从初中蔓延至小学乃至学前教育阶段。

家长想将孩子送入高质量学校无可厚非,但优势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就决定了要依照一定规则录取,这个规则便是高分录取原则。于是便有了“幼儿园入学测试题难倒985名校毕业家长”等社会新闻的出现。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在局外人看见新闻庆幸“还好毕业得早”的背后,是家长带孩子奔赴更多培训班,孩子练习更多升学模拟题的社会现实。

此局如何破解?

改变“唯分数论”是釜底抽薪之策。

唯分数论的产生与升学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唯分数论思想就要从改变升学模式入手,要让多元化评价体系发挥作用,改变分数说明一切的老看法,改变分数决定一切的老做法。

“双减”意见正式发布前的几年里,国家就在教育领域不断进行新尝试与新探索。今年两会期间,教育更是成为高频词,会议中形成的“教育的评价指挥棒必须回归育人”观点为教育改革注入新的能量。

教育体制改革是推动唯分数论化解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家长的思想也应随之改变。要以优势视角看待孩子,从唯成绩论思想中走出来,从关注成绩转变为关注孩子本身,要充分了解分数只是孩子一种能力的展现,与之相对应的是更多能力正在等待展示与被发掘。

教育资源不均衡也是家长追逐“名校”继而面临巨大升学压力的原因所在。

在城市中,有重点校、普通校和“差校”之分;在城乡中,有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分。虽然其中部分只是反映了民间观点,但依然表明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成为家长心中不可言说的痛。

身处教育资源相对较弱的学校,家长会产生孩子学到的知识不如“名校”学生的忧虑感。当教育资源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时,家长便会将孩子送入课外培训机构,此时叫停培训机构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对于教育资源均衡问题,国家早有思考。近年来,教师跨校交流试点工作已在不少地方展开,对教师人才资源均衡具有重要意义。在《意见》出台后的几天,教育部接连发布《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的通知、关于举办边远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专题研讨班的通知,各种举措之下,是国家对教育资源均衡问题的重视和对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的探索。

教育资源均衡事关教育平等,教育资源均衡也直接影响在《意见》出台后培训机构是否能真正在教育领域无生存之机,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迫在眉睫。

机遇与挑战相伴相生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家庭来说是机遇,对学校来说是挑战,只有实现机会与风险的分离,家长焦虑情绪才会最终消散。

“双减”政策的背后是对教育回归本源的呼唤。

在培训机构横行的时代,知识被当作商品进行交易,好的教育资源被出高价者享有,家境成为左右教育的核心因素,“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悲剧将变成现实。

教育市场化后,教育的不公平与资本的缺失将成为导致社会阶级固化的直接原因。社会阶级的固化会使“学而优则仕”、“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受到冲击,努力的意义将受到质疑,社会或终被少数人私有。

“双减”政策一出,“开弓”走向教育领域的市场化遭截停,学校有望重返教育主体地位。然而能否真正还教育一片净土,让所有家庭能够拥有同等出“贵子”的机会,离不开学校的努力。

有家长坦言“关键是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否则就是在增加家长负担、加剧阶级的分层”,事实也的确如此。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孩子获取的知识有限,此时培训班似乎成了刚需,当培训班被取消,孩子去哪学、如何学?

家境尚可的家庭会选择付出高昂的费用请家教上门补习。这类家庭无疑是幸运的,孩子依靠社会资本,用经济资本换得文化资本,随着文化资本的不断积累,最终将再次转化为经济资本,在资本与资本的交换中,他们距离“金字塔尖”也越来越近。

反观家境无力负担家教式补习的家庭,没有课外辅导的加成后,难道就只能眼看学习成绩离预想成绩越来越远吗?有家长无奈地说:“现在对于孩子的学习已经是一种‘认命’的态度,学校水平有限,老师也不够负责,普通补习班不让办了,家长的知识水平又不够辅导,孩子的未来更没有希望了”。对于无数艰辛家庭来说,难道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吗?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现实生活似乎正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向人们诠释两极分化,难道学习真的成了阶层游戏?

停止焦虑,冷静思考。

“双减”政策的出台有望改变教育的市场化走向,避免教育阶层化这一次生问题的出现。然而在学校自身能力不足,在想要获取充分的教育就要依靠外部资源的情况下,教育资源依然会掌握在手握资本的一方,家教式补习取代机构培训,教育成本不降反增,教育阶层化问题最终加剧。

要想实现机会与风险的分离,就要依靠学校教学能力的提升,只有校内教学能力充分满足受教育需求,人们才有主动放弃外部教育资源的可能。

学校回归教育主体地位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学校能否肩负起自身职责与使命。具体来说,学校能否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的教育,教育质量能否与大众期待所匹配,教学内容又能否应对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的考试;作为在教育中担任重要角色的老师,他们能否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否在课堂以外的时间依然关注孩子,能否及时发现孩子的知识漏洞并帮助他们补上。上述问题都得到肯定回答的那天,课外培训才会真正无可乘之机,“双减”目标才会真正实现。

学校如何提升办学能力、如何适应新时期要求,成为教育者需要深思的问题。尤其当下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都日益需要突破学校的“旧围墙”,否则学校在教育中处主体地位也只是“空中楼阁”,政策带来的希望也将被更深层次的失望甚至绝望所替代。

政策推进过程中难免会遭遇“阵痛期”,家长焦虑正是“双减”政策推进初期的“阵痛反应”,要想缩短阵痛进程缓解家长焦虑离不开适时做出改变。进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唯分数论,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是治本之策;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突破学校现有教学模式的藩篱,让学校能够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与使命是让家长主动放弃课外培训的根本之法。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为学生减压,为家庭减负,还教育一片净土,让孩子在鲜花雨露中无忧成长。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1847506574@qq.com

凤凰网湖北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荆楚资讯

总监制:刘芮言   监制:郭凯凯  本期策划/撰文:杨元源   编辑:杨元源 技术支持:李成龙

返回顶部

分享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