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青春奋斗本色:什么才是"青年"该有的样子?

2021.7.5 第154期 作者:谢奥南

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热点话题探讨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七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今年以来,《1921》《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等主旋律影视作品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对准那些参与建党事业的革命先驱,不仅收获了口碑和流量,还引起了不少年轻人的讨论。

#《1921》正青春#、#《觉醒年代》yyds#等话题持续位居高位、热度不减,主旋律剧作为何能闯入年轻人的世界并深受追捧?在国际国内局势紧张的1921年,一群平均年龄仅有28岁的爱国青年排除万难,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改写了中国历史与人民命运,这群代表相当于今天的80后、90后、00后。巧妙的艺术手法将历史课本中的“伟人”,放回了“常人”的位置,拉近了与当下年轻人距离,引发青年人的“共鸣”,仿佛来了一场跨时代的“青春交流会”。

当100年前的“青年”遇上新时代青年,关于两者对比讨论随之而来,肩负时代的责任与使命,所谓“青年”,究竟是什么样的?

【过去】100年前的“青年”:救亡图存•风华正茂

100年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各种改革屡试屡败,有着爱国之心的有识之士,一心想着救亡图存。

31岁的李达、23岁的王尽美、20岁的邓恩铭、19岁刘仁静......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有13人参加,无一不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正是这群意气风发的中国青年,以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推动了旧社会的变革,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成就了开天辟地的大事。

先行者李大钊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100年前的那群年轻人,也同样拥有远离纷争、安稳平庸的选择权,但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下、人民困苦的现状下,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们,爱国报国之心涌上心头,他们毅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只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我们100年前的“同龄人”,他们积极探索、勇于担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是他们对青春的选择。

新时代青年为革命先辈的“青春”所震撼,并感叹自己何其有幸,生活不再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那么,在如今这个和谐安定、生活富裕的新时代,你们的“青春”又是什么样的呢?

【现在】新时代青年:雄心壮志•正青春

“先辈们已经优秀的无法超越了,我们还能怎么样呢?

“既不能改变时代,也无法改变命运,只是一个想一夜暴富的‘打工人’。”

自嘲的话语里充斥着当下年轻人对人生的迷茫、困惑与无奈。

《1921》《觉醒时代》热播后,不少以“过来人”自称的观众们把矛头对准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们:“过去的伟人为振兴中华,抛头颅、洒热血,终究还是被现在的年轻人辜负了。”

热议的评论里,对当代青年“吐槽”的声音不在少数。有人说他们敢于尝试、花样百出,也有人说他们敏感脆弱、不能吃苦;有人说他们眼高手低、心浮气躁,也有人说他们不甘平庸、热爱生活......

你们眼中的新时代青年是什么样的?

疫情期间,无数80、90后青年冲锋在前,24岁的甘如意4天3夜骑行300公里驰援武汉,是坚守和奉献;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一支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年轻队伍,担起了航天工作者的重任,是奋斗;90后北大美女学霸宋玺,剪下一头长发,瞒着家人偷偷休学参军,参加了著名的“亚丁湾救援任务”,是雄心壮志。

时而“自嘲”、时而“调侃”,但时代发展进步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他们从未缺席,再过100年,回望今天,他们又何尝不是可歌可泣奋斗青年?

这个世界从来不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青年的力量不可辜负。

【未来】强国青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使命担当。

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寄语今天的青年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在物质丰富、生活安逸的时代,先辈们留下的精神不能忘、不能丢,更需传承与发扬。记住他们的英姿,勿忘青春奋斗本色;心怀理想、立鸿鹄志,自觉担当起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奋斗中充实自己的青春,在努力中实现伟大理想。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8字誓词铿锵有力,响亮的青春誓言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久久回荡,年轻的他们,蓄势待发!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1847506574@qq.com

凤凰网湖北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荆楚资讯

总监制:刘芮言   监制:郭凯凯  本期策划/撰文:谢奥南  编辑:汤光磊  技术支持:李成龙

返回顶部

分享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