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病菌超半数国人中招 为何总被忽视?

2022.01.07 第180期 作者:王娟

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热点话题探讨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八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

近日,幽门螺旋杆菌被列为明确致癌物的话题在热搜要闻榜居高不下。网友们一边分享着“幽门螺旋杆菌是如何感染一家人的”,一边吐槽自己在预防感染过程中的糟心经历。

这是一个被忽视,却和大家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在一片热议声中,也引发了我们对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思考。

感染数据庞大,为什么被忽视?

梳理相关报道可以发现,其实早在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就被列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报告显示,一半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它是“定植”在人体胃部的一种细菌,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

在中国,每2人中约有1人携带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40%至60%。而由于感染因素导致的癌症负担中,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的癌症占45%,其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4到6倍。

如此庞大的感染数据却引不起重视,为什么?

要知道,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很多原因,而幽门螺旋杆菌是其中一个目前来说可以控制的因素,它是可以通过治疗由阳性转为阴性的,也是可以通过预防避免感染的。

相信在你身边一定有这种人。他们在小病小痛上显得相当“豪气”,时常觉得这没什么,那也没什么,然而当大病来临就瞬间傻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

幽门螺旋杆菌便是这样的存在。感染了与其说没感觉、无症状,倒不如说是很多人不在乎,不重视,甚至因为没有检查过根本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这种心理所带来的伤害是悄无声息的。

一人感染全家中招,家庭分餐制能实现吗?

去年,南京一男子因胃痛不舒服上医院检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阳性,随后家人一起检测,其全部也是阳性感染。类似这样的新闻有很多。

作为幽门螺旋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口腔传播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很多人在吃饭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卫生共用筷子,或者在夹菜的过程中,筷子经常相互接触。这些行为都可能会因为唾液的传播,导致幽门螺旋杆菌入侵,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对此,医学专家们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携带幽门螺旋杆菌,应采取分餐制,以免交叉感染。

如果说这是在外吃饭,是可以实现的。但在家庭生活中,公筷公勺、分餐制比较难实现。

围桌共食是国人长期以来的饮食习惯。虽随着文明素质的提升,公筷公勺的意识得到了较为积极的推进,但在家庭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觉得没必要,会拉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瞎讲究”。

很多时候,亲朋好友在家聚餐,我们也会认为,如果贸然提醒他们使用公筷公勺,似乎显得有些失礼,就好像嫌弃别人不卫生一样。

所以说到底,这是一个观念和文明的问题。

而文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自觉。想要实现家庭分餐制,延续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除了家人的提醒,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观念的转变、行动的实施和习惯的养成。

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应获得更多价值认同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市民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逐渐保留下来。

2020年,因为一场疫情,江西、四川、浙江等多地或颁布地方法规、或发布倡议书,呼吁市民和餐饮服务机构使用公筷公勺。浙江衢州市江山市市场监管部门甚至开全国之先河,对未配备公筷公勺的饭店开出了首张行政罚单。

疫情过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避免病毒交叉感染需要重视细节,日常用餐环节不容忽视。

而今天我们所说的“幽门螺旋杆菌”,也正是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年关将至,家庭聚餐增多的情况下再次被提及的“关乎人人身体健康”的问题。

这是应该要引起重视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理应得到更多认同与价值追求。

而何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标准众说纷纭,所能做的就是不要在意外界说法,毕竟健康是自己的。

我们被嵌入社会形形色色的网络中。对于健康生活,每个人也都做不到绝对健康,但尽自己所能去向健康靠近,这是对自己身体的负责。生活无小事,事事涉健康,处处见文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推广绝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常性、持续性地进行。

(本文相关数据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生命时报等)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1847506574@qq.com

凤凰网湖北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荆楚资讯

总监制:刘芮言   监制:林芳 郭凯凯  本期策划/撰文:王娟   编辑:王娟 技术支持:李成龙

返回顶部

分享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