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热”持续升温,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迷恋公考?
2021.11.5 第172期 作者:谢奥南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热点话题探讨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七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
每逢佳节,正是各大城市冲刺“文旅KPI”的重要时期。当你还在重庆的洪崖洞、杭州的西湖、厦门的鼓浪屿之间辗转纠结时,这座“新网红城市”早已“热”出圈——
近日,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消息,本次报名最终共有212.3万人通过了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68:1 (2022国考共计招录3.12万人)。消息一出,突破200万大关的醒目数字便引起广泛关注,有关“公考热”“体制内香”话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关于公考和体制内的竞争,不妨先看看以下几组数据——
自2009年至今,国考报名人数已连续“14年”超百万,2009年国考报名人数仅为105.2万人,之后每年报名人数均保持在130至140万左右,到2022年突破200万大关,创历史新高。
据中公教育统计分析,西藏偏远高海拔地区阿里的邮局管理局岗位成为全国首个报名人数、竞争比“双高”的岗位,过审人数超过两万人,竞争比达20813:1;2020年杭州余杭区八个街道办事处的录用人员为清华北大的硕士、甚至博士。
据《2019年部分“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体制内就业占比》报告显示,部分高校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选择进入体制内,甚至有些在80%以上;清华大学2020年就业报告中,加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比例之和为64.9%,总数过半。
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近几年公考的考情变化及其报考特点:公考热度持续上涨、竞争压力极大;不在意工作地点、不关乎岗位好坏,更多名校学子“卷”入公考,报考阵容高知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应届生热烈且主动的考公,进入“体制内”的意愿强烈。
在不确定的当代社会里,考公似乎已逐渐成为一处可以停靠的岸,一处可以遮风避雨的“避风港”。在越来越多人眼里,“体制内”代表了明确的上升通道、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稳稳的铁饭碗......这些都在吸引无数人蜂拥而至。
那些曾渴望在大城市闯出一片天地的年轻人,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调转方向变得向往“体制内”?公考热度持续不减的背后反应了当下就业市场怎么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大厂”的弊端逐渐暴露
曾在知乎上看见过这样一个提问:互联网大厂和编制哪个更香?
前些年,不少高校学子对大城市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奋斗梦想均承载于“大厂”。但最近几年,关于“996”、大厂花式裁员、资本冷血压榨的戏码轮番上演、争吵不休。还记得当年23岁拼多多女孩在凌晨下班途中倒下事件,让所谓“大厂”对资本的过度压榨赤裸裸暴露在公众视线中,这也使大众对于“大厂”的种种美好幻想终于破灭。
据《人才吸引力报告2020》显示,在工作幸福感与满意度的排行榜上,互联网行业在所有行业中,排名垫底。大厂繁杂的业务线和众多的部门决定了大多人的“螺丝钉”体制,长期“996”的工作状态下带来的身体焦虑、35岁无法升管理层的恐惧、以及一线城市无法落脚的漂泊感,逐渐成为大厂员工无法逃避的问题,在日复一日的高压下,他们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平庸的现实。
“身体都熬垮了,生存都难,别提生活了。”在这个“内卷”加剧的时代,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以“进大厂”为荣。
“大厂”也好,普通中小企业也罢,对于普通人而言,大部分体制外的工作待遇不高,福利没保障,找个双休、买社保的工作都很难;“大厂”的前景虽好,但996的福报也随之而来,最重要面对30岁危机,裁员风险也将随之而来。反之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工作,在传统的观点里,不但工作轻松、收入稳定,没有年龄歧视,享受正常的上班和休假待遇,还可以拥有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各种津贴在内的完善的社会保障。
如今,体制外无限可能的职业越来越少,年轻人在趋利避害、权衡利弊之下,加上本就是没吃过太多苦头的一代,他们将更钟意于稳定、轻松且体面的“体制内”工作。
那些扎堆“卷入”考公的年轻人
前不久,在某互联网“大厂”工作的好友阿雅(化名)在闲聊时与我分享了她的工作近况。她说,最近不少同事都放弃了现在的高薪,选择去了国企或参加各类体制内的考试。对于自身的发展她犹豫不决,不知道自己是否也应该选择更加稳定的工作。”
如今,像阿雅这样的年轻人更多是焦虑与迷茫并存,他们焦虑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与自己不一样,迷茫自己的未来该如何规划。从前是互联网大厂的蜂拥而至,现在是体制内的挤破头。这些“从众心理”引发的后遗症,不仅不利于年轻人的个人发展,也对整个社会的就业结构和形态造成了影响。
在这种“从众心理”下,随波逐流“卷入”考公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可现实是,那些千里挑一甚至是万里挑一的岗位,能够被选中的必然是少数,剩下的年轻人又该如何就业呢?有些被动进入企业,还有不占少数的年轻人因不想降低对职业的标准,选择年复一年的参加考试或者在家待业,这样的循环使我国长期以来“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体制内”or“体制外”,职业规划从来没有标准
其实,这些年来从体制内辞职的案例也不再少数,还记得当初的广州市检查院明星检察官杨斌,怀揣着“法官梦”的他在毕业后考入体制内,但在23年后,45岁的他选择辞职再重新出发成为一名律师。
因岗位轮换,杨斌在职期间调任到预防职务犯罪处,辞职前的工作是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不再经手具体案件。她说:“法律人真正的价值是办案,不能办案,再待下去也没意思。”
当被问及对“公务员辞职”的看法时,杨斌表示,这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反而代表了社会的活力。在当公务员面试官时,她看到一些年轻人还没进入体制,已经被“八股化”,而他们大多是社会的精英,职业发展本不该被束缚住。所以,辞职不可怕,一潭死水才可怕。
拿着一份固定的工资、上班喝喝茶看看报、下班就下下棋打打牌、不必加班不求业绩更没有加长版的KPI......这是“围城”外的人对公务员的理解。“体制内”真的有这么“香”吗?非也。
“内卷”从来就不分职业,“体制内”有着更加森严的等级关系、更加严谨的工作内容,这些并非任何人都可以适应,不少年轻人在费劲全力公考“上岸”后,发现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节奏,跟自己预期并不相同,于是选择了辞职。
高薪的羡慕稳定,稳定的羡慕高薪。“体制内”与“体制外”到底是哪个比较好?时代不断变化,这道题的答案也绝非恒定。大厂残酷,考公也不轻松。任何一条高性价比的赛道上,都必然挤满了人。关于职业规划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正确与否从来没有标准界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并为之努力奋斗,就是答案。
正如法国社会学家阿兰·图海纳所说:“劳动既是一种行动,也是一种境遇,是一种把自己的标准取向引向自我的实在性”。每个人都需要在这个世界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每个人都需要寻找契合自己价值实现的通道,不必因为和别人不一样而焦虑,也不要一味封闭自己,多看一些、多思考一些才能做出对的选择。
此外,从社会层面来说,应该认识到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优质就业岗位,给青年人才更多的择业空间,才能让“公考热”越来越理性。
(注: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27-85721622 。)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1847506574@qq.com
凤凰网湖北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荆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