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户存款屡被挪用 财产安全防线该如何筑牢?

2023.4.3 第237期 作者:汤光磊

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热点话题探讨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九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

信用本被视为银行的生命,可近来发生的多起银行资金挪用事件,一再挫伤公众的信任感。

近日,一家人243万元的积蓄被南京江宁某银行原行长挪用,行长因罪获刑后,银行拒绝赔偿;株洲某一银行,未经监管机构同意,擅自划扣房地产项目重点监管资金,被湖南暂停资金监管合作关系。去年三月底,南宁某银行2.5亿存款“不翼而飞”,储户追赔之路困难重重;更早时间,郑州巩义一家银行客户账户凭空消失210万元存款,资金去向成谜……

此般种种,让人不禁在心里犯嘀咕,银行机构还值得信任么?老百姓的钱袋子如何才能守得牢,银行该如何赢回公众的信任?

猫不在家 老鼠就会翻天

存在银行的钱不翼而飞,事情落到哪一个家庭身上,都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通过梳理相关新闻报道来看,储户存款不翼而飞的原因很多。但这其中存在明显共性,即银行工作人员往往利用普通人对其身份的信任和工作便利,实施诈骗、盗窃、职务侵占等。客观来讲,相关事件发生,无论是银行还是储户,都是受害方,但作为储蓄机构的银行来说,有着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

银行掌握大量资金,一两个工作人员动了歪心思,竟就可以实现存款记录造假,完成资金挪用、盗用,很难让人不对银行资金监管能力产生疑问。

猫不在家,老鼠自然会翻天。对于银行来说,落实专业严格的工作制度与纪律便是“猫”,银行业内少数动“歪脑筋”的投机者就是“老鼠”。银行内部监管虚设,“老鼠”们才有了可乘之机。

银行业务本源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受人之托”是前提,而“代人理财”的要义,也不仅仅是手握巨量财富带来的行业地位,更是一份匹配得上这份地位的责任,担负起这份责任,加强内部监管、强化自律是关键所在。

同时,银行通过吸储业务与贷款业务,一头连接着千家万户,一头连接着经济主体,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地位与作用重大。因此,不能让其信马由缰。

在银行内部监管之外,政府部门、行业机构、法律监督等他律手段也应充分发挥作用,打造坚固的制度之笼,保障好人民财产安全。

守好钱袋子 储户也要多留心

储户资金被挪用、盗用一旦发生,在资金去向不明,相关责任人无力退赔的情况下,储户和银行往往会陷入持久的舆论拉扯和诉讼官司里去。

例如在南京江宁支行原行长挪用储户资金案中,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法院(2020)苏0115刑初84号《刑事判决书》显示,因犯挪用资金罪,原行长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3个月,并责令其退赔被害单位,也就是其原来工作的银行2430109元。

但在退赔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银行不愿意承担先行赔偿责任去赔付储户。银行认为,储户在处理自身存款中,也没有尽到审慎注意义务。且储户与那位原行长是通过中间人介绍,因此中间人应承担主要责任。

银行的抗辩的理由千奇百怪,除了“审慎义务”之外,“员工个人行为,与银行无关”也很常用。这些理由固然令人气愤,但对于储户来讲,提高财产安全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以上诸多储户存款被挪用的案例中,有人是基于对熟人的信任,帮忙揽储,长时间未查看账户状态。有人是被高息引诱,才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也有银行工作人员利用信任和一些老年储户技术掌握不熟练,掌管了储户网银U盾,私自转走资金。

储户银行与储户的责任如何划分,往往成为追赔之路上的最大阻碍。这种你来我往之中,储户日常生活受影响,银行的信誉也在不断被消磨。

因此,为了避免陷入这种麻烦中,除了银行加强管理之外,储户也应该多留个心眼。个人在储蓄、理财过程中一定要慎之又慎,时常查看账户状态、妥善保管银行卡、密码及网银账号密码等关键要素,杜绝贪小便宜的心理,合法合规利用金融手段管理自己的财产。

一个健康、稳定、专业、负责任的银行业,关乎国计民生。需要监管部门、法律部门、银行业本身以及公众共同的努力。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1847506574@qq.com

凤凰网湖北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荆楚资讯

总监制:刘芮言  监制:林芳 熊丹丹 郭凯凯  本期策划/撰文:汤光磊   编辑:汤光磊   技术支持:李成龙

返回顶部

分享缩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