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权下的“酒桌文化”究竟该如何应对?酒桌上的“潜规则”你get到了吗?

2021.8.16 第160期 作者:谢奥南

栏目介绍:
    《凤言锋语》为凤凰网湖北热点话题探讨栏目。2013年夏季起创办,至今已走过七年多时光。解读热点话题,传递独立声音。

8月7日,阿里巴巴高管侵犯女员工一事引发热议。据该名女员工表示,在自己出差时,被同行的领导要求陪酒,在被灌醉之后,遭客户猥亵、性侵。事件不断发酵,纷杂的议论声席卷而来,关于职场女性、酒桌文化等话题再次成为大众所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酒桌上的“悲剧”屡见不鲜。今年初,广东佛山一房地产公司的23岁女员工被上司带去喝酒开房后身亡;2020年,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中关村支行一新员工因拒喝领导敬酒被辱骂打耳光……

“一场酒”的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潜规则?万恶的“酒桌文化”又应该如何应对?

酒桌文化的背后“潜规则”

中国人自古喜欢“干杯”,讲究“无酒不成席”,喝酒可以活跃气氛、拉近距离、促进感情,最初的“酒桌文化”远不是如今这回事——
古时人们饮酒讲究“不过三爵”,也就是在宴席上饮酒时不能超过三杯,如果超过三杯、那么酒量浅的人就会失态。此外,古人之礼仪周全,相比当下社会酒桌上的拼酒量,古代人更要拼“文化”,除了借酒抒怀之外,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平民百姓,在酒桌上通常还会玩“行酒令”。

而如今的酒桌文化,成为商业往来、圈层交际中的“潜规则”“润滑剂”,往来之间似乎已经形成了大众所默认的“社会规则”,“劝酒文化”“陪酒文化”的形成逐渐掩盖了“酒桌文化”的本色。

将传统“酒桌文化”逐渐演变为“劝酒文化”和“陪酒文化”的潜在“助推器”是什么?喝下的从来不是酒,而是对权力的低头和服从。
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有一部非虚构作品《江城》中,就生动真实描述着酒局:“喝酒可不是为了放松休息。它经常乃是竞赛性质的,通常会用到白酒,一种强烈的,口感恶心的谷物酿的酒。 男人们相互敬酒,一口干掉,而这种饮宴很有发展为恃强凌弱的倾向,参与者们相互刺激,直到某个人喝出病来。”

如今,在职场上,有酒量才有业绩,才会让领导满意。要谈判,先喝再说;要签约,先喝再说。因此,当我们评判一个人是否适合做销售、公关等职业时,最先考核的便是能不能喝,以及在酒桌上的应对能力。

当下“酒桌文化”作为职场潜规则的一种,“一场酒”里囊括了上级与下级、甲方与乙方等所有错中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好比媳妇必须得听丈夫的,儿子必须得听爹的,处在高位的可以不“干杯”,但处于低位的就不得不一饮而尽。不喝就是不给面子、就是态度问题、就是不懂人情事故,以喝酒来画圈考验,酒桌歪风的背后,全然是一种服从性和诚意的测试,更是一场以权力和地位为中心的职场博弈。

“酒桌”的社交属性更浓,女性和职场新人大多作为酒桌上的劣势一方,当“不得不喝”的局面一旦出现,显然必将发生类似“阿里事件”。

把握酒桌上的“分寸感”

“酒桌上的那些事儿说了那么久,该喝的时候不还是要喝吗?”微博话题#坚决向丑陋的酒桌文化说不#下有网友这样评论。阿里事件发生后,不少网友对恶臭的“酒桌文化”发出了强烈抵制的声音,但表示无可奈何的叹息声也不在少数。

的确,对“陪酒文化”“劝酒文化”的抵制需要多方发力,企业应该带头树立清正形象,遏制低俗之风,不可让强权下的“酒桌行为”盛行,这不仅是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也是对企业自身良好发展的有利举措。

除了大环境下社会、企业的改变外,酒桌上那些被动喝酒、陪酒的一方又该如何应对?一味的容忍就是放纵,设立底线、把握好分寸感,巧妙掌握拒绝陪酒的说辞和方法,勇敢且坚定的说“不”。

酒桌文化作为职场PUA的实践场,上位者用来满足自我掌控的欲望,下位者将它是作为职场晋升的捷径。或是为了获得晋升、或是为了谈成某个大单……不得不说坐在酒桌上的人都有自己所追求的利益。坚定的拒绝可能会换来领导的不悦或丢掉大单,但当劝酒行为触碰到自己的底线时,又还有什么舍不得放弃?没有什么酒局得“往死里喝”,有舍才有得,敢于说不、善于说不,抵制和拒绝陪酒理应从自身做起。

有能力的人从不在酒桌上寻求自己的价值

内娱金牌经纪杨天真在社交平台晒出昔日在综艺节目中谈到的关于职场酒局的视频片段,再次谈起「职场酒局」。

她表示:“在我们公司是不允许以喝酒的方式获取工作机会的,这样你得到的是‘赏赐’,而只有在合作中专业地提供了对方价值,你才会被尊重。”

在职场,喝酒或许能换来工作机会,但若实现长久发展最终还是靠“实力”,这才是职场潜规则的核心——“价值取向”,并不是喝的每一场酒都能换回同等的利益回报,也并非每一个领导都注重“酒桌文化”。提升自己、使自己在职场永远有着不可被替代的价值才能永远被需要,才是在职场、在社会站稳脚跟的重中之重。

“我希望打动你的是我的专业能力、业务水平,而不是我的酒量,我的吹捧”这也是如今大多数名校毕业的年轻人不买帐“酒桌文化”的重要原因。

不贪杯、不劝酒,坚定的向“劝酒文化”“陪酒文化”说不,机会靠自己争取,提升实力、使根扎的更深,走的路才会更远。

凤言锋语透过时事热点,梳理社科视野,针砭时弊更传递独立思考。投稿及热门话题讨论邮箱:1847506574@qq.com

凤凰网湖北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荆楚资讯

总监制:刘芮言   监制:郭凯凯  本期策划/撰文:谢奥南   编辑:汤光磊 技术支持:李成龙

返回顶部

分享缩略图